发动机原理-第二章_工作循环与性能程序.ppt

发动机原理-第二章_工作循环与性能程序.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燃料燃烧的总热量仅有25%~40%转变为有效功,其余60%~75%的热量损失掉。其中主要由废气带走,其次传给冷却水,在某些汽油机中不完全燃烧所占比例也不小。 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占总热量的10%~35%,其中一部分是排气道中废气传给冷却水的热,一部分是由摩擦产生的热,真正由燃烧、膨胀过程散出的热大约占冷却损失的15 %。 废气带走的热量占总热量的25%~50%。废气涡轮增压是回收这部分热量的一种方式,由表可见,其有效热效率最高。 型 式 qe qs qr qb ql 汽油机 25~30 12~27 30~50 O~45 3~10 柴油机 30~40 15~35 25~45 O~5 2~5 增压柴油机 35~45 10~25 25~40 0~5 2~5 热平衡中各项数值范围 二、发动机的能量分配与合理利用 发动机的有效动力输出一般只占燃料总能量的1/3,另有2/3的能量散失在机外。因此,发动机能量的合理利用包括两方面的意思,即进一步提高有效效率和机外散失能量的再利用。 三、提高发动机性能的有效途径 (1)超膨胀发动机循环 Atkinson超膨胀发动机循环 Mill(米勒)循环 (2)汽油机向稀燃和缸内直喷的发展 措施: “稀燃”就是让汽油机在更稀空燃比条件下工作,其首要目的是解决排放问题,同时也改善了经济性能。 缸内直喷 传统汽油机经济性能低于柴油机的原因: 汽油机预制均匀混合气的点火、火焰传播的燃烧方式,易导致“爆燃”,限制了压缩比的提高; 预制均匀混合气的方式使空燃比过浓,负荷愈低愈浓,造成部分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节气门负荷量调节的方式,加大了进气阻力,泵气损失增大。 (3)汽、柴油机的电子控制与可变技术 米勒循环和缸内直喷技术之所以能够实现,重要原因是出于有了电控技术的缘故。这反过来说明,电控技术的出现,不仅能够进行各种参数的最佳匹配,达到全工况性能的综合优化,而且也使过去原理上已证实,但难于实现的很多可变技术成为现实。 (4)提高有效热效率的常规途径 提高有效热效率的新途径反映了当前发动机开发、研究的新的深度。但并不意味着一些常规的措施已不起作用。 现实产品的设计、开发和使用中,并不都能达到已有的最佳水平,还要求在燃烧匹配、性能优化、降低机械损失诸多环节,进行更实际、更深入细微的工作,这恰恰是大多数发动机技术人员最经常从事的工作。 四、发动机散失能量的再利用 (1)废气涡轮增压 由冷却介质和废气带走的热量各占燃料总能量的1/3左右。但是,它们再利用的可能性和幅度是不相同的。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有品质的差别。当工质温度愈接近环境温度时,其所携带的热能的品质就愈差,可利用的百分比就愈低。 (2)复合式发动机 (3)低散热发动机 (4)低品位热量的利用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发动机的指示指标、有效指标?它们有什么用途? 2、发动机的指示指标、有效指标各有哪些?它们的定义、单位是什么? 3、什么是机械损失?有哪几部分组成? 4、什么是机械效率?当发动机的转速、负荷、机油粘度、水温发生变化时,ηm怎样变化? 进气过程 作用:通过进气过程吸入新鲜工质,为加入循环热量Q1做准备。 进气过程中,由于进气气流需克服进气系统的流动阻力,故进气终了的压力Pa<大气压力P0。 由于: 1、残余废气加热 2、缸内高温零件的加热 3、排气管对进气管的加热 故进气终了的温度Ta>大气温度T0。 进气终点压力Pa和温度Ta的大致范围: Pa(MPa) Ta(K) 汽油机: 0.08-0.092 340-380 柴油机: 0.08-0.095 300-340 增压柴油机: Pa =(0.9-1.0)Pb 320-380 压缩过程 1、作用: 增大工作过程的温差,获得最大限度的膨胀比,提高热功转换效率,同时也为燃烧过程创造有利条件。 在柴油机中,压缩后气体的高温是保证燃烧着火的必要条件。 2、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n1是变化的。 用一平均压缩多变指数n1代替n1’,使计算的始点a和终点c的工质状态与实际循环的初、终状态相等。 n1的范围: n1的影响因素: 主要受工质与气缸壁的热交换、工质泄漏情况影响。 转速升高,n1越大,传热损失越小。 负荷↑→汽缸壁温度增高及相对的传热量和泄漏量减少→ n1↑ 3. 压缩终点的压力 压缩

文档评论(0)

w3388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