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机械合金化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机械合金化制备准晶合金 Shechtman等人在1984年首次发现快速凝固Al-Mn合金表现出明显的五次对称衍射花样 制备准晶合金可采用快速冷凝、溅射、气相沉积、离子束混合、非晶相热处理、固态扩散反应及熔铸等多种方法 3.4.3.5 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晶材料 采用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晶材料具有设备简单、产量高、适合于制备各种类型的纳米晶材料 (1)机械合金化纳米晶形成机制 机械合金化形成纳米晶的途径有两类:一是粗晶的材料在高能球磨过程中,经过剧烈的变形,晶粒不断细化而获得纳米晶;二是非晶态合金在球磨过程中发生晶化,形成纳米晶。 晶粒细化的模型,指出球磨初期晶粒尺寸满足关系 式中d为晶粒尺寸,t为时间,K为常数。 机械合金化得到的最小晶粒尺寸仅与Al、Ag、Cu和Ti(都具有fcc结构)的熔点成反比,与其堆垛层错能成 正比 机械合金化过程中能形成的最小晶粒尺寸的次序为,fccbcchcp 由非晶态球磨引起晶化形成纳米晶的机理为:球磨引起的非晶晶化与加热时的晶化有所不同,温度不是前者的唯一驱动力,磨球对粉末的挤压与碰撞起了重要作用,晶化材料的晶粒度始终保持在纳米尺度。 (2)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晶材料 ①纳米晶纯金属的制备 具有bcc结构的纯金属(如Fe、Cr、Nb、W等)和具有hcp结构的纯金属(如Hf、Zr、Co、Ru等)在高能球磨的作用下能够形成纳米晶结构,而具有fcc结构的金属(如Cu)则不易形成纳米晶。fcc由于具有较多的滑移面,应力通过大量滑移带的形成而释放,晶粒不易破碎,较难形成纳米晶。 ②纳米晶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 Nb-25%Al→Nb3Al相和少量的Nb2Al相→bcc固溶体 TiN和ZrN、RuAl金属间化合物粉末 ③不互溶体系和固溶度扩展系的纳米晶制备 eg、二元体系Ag-Cu在室温下几乎不互溶。但Ag、Cu混合粉末经25h高能球磨后,开始形成bcc结构的固溶体,球磨400h后,bcc固溶体的晶粒尺寸减小到10nm。 Fe-Cu、Cu-Co、Cu-W、Cu-Ta、Ag-Cu、Ag-Ni、Al-Fe等 ④纳米尺寸复相材料的制备 当合金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相组成,且组成相至少有一个是纳米尺寸时,该合金可称之为纳米相复合合金(或称之为具有纳米尺寸的复相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可以通过机械合金化直接合成,也可以由机械合金化/机械碾磨形成的非晶相在相对较低温度下晶化得到纳米复相材料 3.4.4 机械合金化制备功能材料 3.4.4.1磁性材料 (1)非晶软磁合金:Fe-P-C (2)稀土永磁材料:Nd-Fe-B 3.4.4.2超导合金 Nb3Al,Nb3Sn等组元熔点相差很大且凝固反应具有包晶性质,用传统的熔炼技术很难制备出这类化合物 互不固溶的合金,这类材料即使在液相也会发生相分离。另外,具有高临界温度的A15型超导化合物的脆性很大,难以冷加工变形 3.4.4.3储氢材料 ①可制备熔点相差较大的合金,如MgZ(Z=Ti、Co、Ni、Nb)体系,MgZ合金常规熔炼法难以制备,采用机械合金化法正发挥了其特点。 ②粒子不断破碎、折叠,产生了大量新鲜表面及晶格缺陷,从而增强了其吸放氢过程中的反应并有效降低活化能。 ③简化了工艺。机械合金化制备的储氢材料为超细粉末,使用时不需粉碎。 机械合金化制备的储氢材料可以分为:Mg2Ni体系,Fe-Ti系,LaNi5系,TiMn2-Ni系。 3.4.4.5难熔化合物 通过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的难熔化合物主要有碳化物、氮化物和硼化物。 Al-C、Ti-C、Nb-C Al、B、Cu、Fe、Ga、Mg、Nb、Ta、Ti、V和Zr的氮化物 3.4.4.6电工合金 机械合金化制备电触头材料具有以下的特点:?(1)可用来制备过饱和固溶体,使非互溶体系合金化,通过成形工艺,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和电性能。?(2)可以制备第二相(金属氧化物,难熔金属,硬质相)弥散分布的电触头材料,该材料显示了较好的性能。?(3)可以制备性能优异的纳米晶电触头材料。?(4)机械合金化制备电触头材料的工艺简单,方便易行,而且更经济。 搅拌式球磨机最初是由瑞典的克莱因(Klein)和斯采格瓦利(Szegvari)于1928年首先研制的,他们利用搅拌器和磨球来完成细颗粒湿磨工作,但当时搅拌器的速度不是很快。1948年杜邦(Du?pout)公司推出了高速搅拌球磨机使得搅拌球磨机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杜邦公司的高速搅拌球磨机称之为“砂磨机”,主要用于制作涂料和油漆的颜料。 搅拌式球磨机又称搅拌摩擦式球磨机,主要由一个静止的球磨筒体和一个装在筒体中心的搅拌器组成,筒体内装有磨球,当搅拌器旋转时,磨球和物料作多维的循环运动和自转运动,从而在磨筒内不断地上下、左右相互置换位置产生剧烈的运动,由球磨介质重力及螺旋回转产生的挤压力对物料产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