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4) 波的吸收 实际上,波在媒质中传播时,媒质总要吸收一部分能量。吸收的能量转换为媒质的内能和热。因此,波的振幅要减小、波的强度将减弱,这种现象称之为吸收。 α为吸收系数,取决于媒质和波的频率。 二、 声波 ? 声波是机械纵波 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叫做超声波。 * 声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为听觉服务,如 声音的音质、音响效果;声学在建筑学方面 的应用,噪声的避免等。声波测井。 20到20000赫兹之间能引起听 觉的称为可闻声波,简称声波。 频率低于20赫兹的叫做次声波; * 利用声的传播特性研究媒质的微观结构; 利用声波的作用来促进化学反应,为科技服务。 研究的分类: 声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听觉范围, 几乎是振动和机械波的同义词。 声波 20000Hz 20Hz 超声波 次声波 设在弹性媒质中有一平面余弦纵波, 为密度, 为声速 媒质中有声波传播时的压力(压强)与 无声波传播时的静压力之差称为声压。 ? 声压 由体弹性模量的定义: 应变为: 稀疏区声压为负,稠密区声压为正值。 由于疏密的周期性,声压也是周期变化。 所以声压 为: 声压的振幅为: ? 声强、声强级 * 声强就是声波的平均能流密度。 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波能量。 式中加速度的振幅: 由此可知,声强与频率的平方,振幅的平方成正比。 这样的超声波在几个毫米范围内有比重力加速度 g大十多万倍的正负加速度和几百个大气压,可见它的威力。因此,有重要的应用。 声强 超声波的频率高 ,而波长在毫米数量级。 压强振幅约 大气压。 加速度 已达重力加速度的上百万倍; 引起人的听觉的声波,还有一定的声强 范围。大约为10-12瓦/米2 ~1瓦/米2。 声强太小听不见,太大会引起痛觉。 定义声强级L为: 单位为贝耳(Bel) 1Bel=10dB 单位为分贝(dB) * 声强级 由于可闻声强的数量级相差悬殊, 通常用声强级来描述声强的强弱。 声音的响度是人对声音的主观感觉。 规定声强 I0=10-12瓦/米2作为测定声强的标准 有的地方规定户外声音 不得大于100分贝。 如炮声声强 1瓦/米2 ,声强级120分贝。 ? 超声波、次声波 * 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定向传播性好; 穿透性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时,衰 减很小,能量高等。 定位、测距、探伤、显象,随着激光全息的发展声全息也日益发展,它在地质、医学等领域有重要的意义; 近来在超声延时方面有新的发展,因为它的波速比电磁波速低。 由于能量大而集中可用来切削、焊接,钻孔,清洗机件还可用来处理种子和催化。 特点 用途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对于介质的密度、浓度、成分、温度、压力的变化很敏感。利用这些可间接测量其他有关物理量。这种非声量的声测法具有测量精密度高、速度快的优点; 频率在10-4~20赫芝之间 的机械波,人耳听不到。 * 次声波 因为大气湍流、火山爆发、地震、陨石落地、雷暴、磁暴等大规模自然活动中,都有次声波产生,因此,它是研究地球、海洋、大气等大规模运动的有力的工具。 特点一 用途 由于它具有衰减极小的特点, 具有远距离传播的突出特点。 已形成现代声学的一个新的 分支—次声学。 特点二 表示波源相对于媒质的运动速度。 表示观察者相对于媒质的运动速度。 波源的频率 是单位时间内波源振动的次数或 发出的‘完整波’的个数; 一.多普勒效应:(C. J.Doppler)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赖于波源或观察者运动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9-8 多普勒效应 Doppler Effect 例如鸣笛的火车 约定 二. 三种不同情况下频率的变化 选媒质为参考系 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 是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受到 振动数或完整的波数; 波的频率 是媒质质元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或单位时间内 通过媒质中某点完整波的个数。 波速 :单位时间内相位传播的速度。 若观察者以速度 离开波源运动, 同理可得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 频率降低。 频率升高 因为此时波源的频率就是波的频率 1.相对于媒质,波源不动,观察者以速度 向着波源运动。 因为波源所发出的相邻 的两个同相振动状态是 在不同地点发出的,这 两个地点相隔的距离为 2.相对于媒质观察者不动,波源以速度 向着观察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