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10月末高三月考全解
2013级高三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命题人:李因凤 审核人: 王献文 2015.10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请将第I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的答案填在规定的答题纸上。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1.科学家经研究认为“河南蜱虫叮咬事件”的元凶为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这一病毒主要由蜱虫传播。下列与该病毒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型布尼亚病毒体内含有2种核酸,5种碱基
B.该病毒可能装配有蜱虫细胞的某些成分
C.该病毒可通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方式产生变异,疫苗的研制必须具有针对性
D.该病毒由于寄生在蜱虫细胞内,可借助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2. 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
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葡萄糖进入甲分解为CO2和H2O
B.乙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修饰有关
C.丙合成的物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
D.酵母菌与该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3.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
组是 ( )
A.抗体和糖蛋白 B.纤维素和脱氧核糖
C.性激素和tRNA D.质粒和呼吸酶
4.下列细胞或细胞结构中能够合成多糖的有( )
①叶绿体 ②肝细胞 ③S型肺炎双球菌 ④蓝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5.人体注射卡介苗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液中就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抗体的产生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种功能(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排泄功能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6.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7. 下列有关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也可作为判断动物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的依据
B. 在质壁分离现象中,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的“质”是指细胞质
C. 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放在0.3mg/mL的蔗糖溶液中,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D. 在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主要是观察细胞中液泡体积的变化
8. 如图所示为油料作物的种子在成熟过程中,4种有机物(可溶性糖、淀粉、含氮化合物和脂肪)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1和2代表的是糖,4代表的是脂肪
B.图中4代表淀粉,可用碘液来检查
C.随着种子的成熟,含氮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核酸等
D.向该类型种子的提取液中滴加苏丹Ⅲ,溶液将呈红色
9.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中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B.形成出芽小泡是内质网在结构上与其他生物膜相联系的唯一方式
C.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产生的ATP,都可以用于主动运输中吸收Mg2+
D.动物细胞也能渗透吸水或失水,其原因之一是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10.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间隙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中要穿过2层膜
C.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呯吸产生的CO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要穿过2层磷脂双分子层
D.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O2被相邻细胞利用要穿过6层磷脂分子
11. 小麦植株中能使ADP含量减少的是( )
①叶绿体中DNA的复制过程 ②叶绿体中[H]被消耗的过程
③线粒体中[H]被消耗的过程 ④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过程 ⑤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
⑥叶绿体中光反应过程 ⑦海带从海水中吸收碘
A.③④⑥ B.②③⑤ C.④⑤⑦ D.①③⑤⑥
12.下图为水稻根细胞对Si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分析此图错误的是( )
A.图中A、C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有很大的不同
B.A→B段,O2是限制根细胞对Si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C.在C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对Si的吸收而
表现为M1的曲线
D.氧分压继续增大,AC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企业管理工具大全概述.ppt
- 2015-2016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件:第26课《歌词三首》(共51张)全解.ppt
- 2015-2016高中语文第三专题《拿来主义》课件苏教版必修3全解.ppt
- 2015-2016高中语文第1课第3节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全解.ppt
- 2015-2016高中语文第4课第4节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全解.ppt
- 企业计算机基础培训--山东开泰概述.ppt
- 企业库存管理与风险分担概述.ppt
- 2015-2016年中考总复习第5讲质量与密度全解.ppt
- 企业门禁考勤一体机方案的提出与解决概述.doc
- 2015-2016高中历史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3.2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课件全解.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