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型采暖方式地暖系统热负荷的计算问题
新型采暖方式地暖系统热负荷的计算问题
地面辐射供暖是一种高效、节能、舒适的新型采暖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采暖要求的提高,这几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地暖系统的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建筑物能耗,地面散热量,地热电缆的功率这三方面同广大读者一起探讨地暖系统设计过程中的热负荷计算。
地暖系统的功能就在于弥补建筑物热量损失,维持房间温度,提供舒适、温暖的环境。要使地暖系统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准确了解建筑物的热量损失。建筑物热量损失即建筑耗热量是指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和空气渗透热损失。据此定义建筑物耗热量按如下式1计算:
?Q=qH.T+qINF-qI.H式1
Q-建筑物单位面积耗热量。W/㎡
qH.T-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耗热量。W/㎡
qINF-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热量。W/㎡qI.H-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内部得热量。(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等)
其中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热量qINF
式中:
qINF=(ti-te)(CP.ρ.N.V/S)式2
?qINF-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热量。W/㎡
ti-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
te-采暖期平均计算温度。
CP-空气比热容。(寒冷地区参考值0.28w.h/(kg.k)
ρ-温度为te时,空气密度。
?N-单位时间房间换气次数。
S-建筑面积。
?房间换气次数N参照表(次/h)(表1)
一面有外窗房间两面有外窗房间三面有外窗房间门厅
0.50.5-1.01.0-1.52
单位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散热量qH.T按式3计算:
?式中:
m
qH.T=(ti-te)(∑ξi.ki.Fi)/S式3
i=1
?qH.T-单位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散热量。
ti-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
ti-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修正。
Ki-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Fi-围护结构面积。
?S-建筑面积。?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是指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护物,分为透明和不透明两种类型;不透明围护结构包括:墙、屋面、地板、顶棚等,透明围护结构包括:窗户、天窗、阳台门、玻璃幕墙等。在这里围护结构通常是指与大气相接触的外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面、窗户、阳台门、外门以及与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和户门等供热采暖网。
各地屋面、外墙、地面的保温做法很多,其传热系数请根据围护的结构和保温类型参见DB13(J)24-200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程》附录F围护结构常用做法及热工参数的内容。下附常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供参考:
常用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W/(㎡.℃)]
门框材料门的类型传热系数
W/(m2.℃)
木、塑料单层实际门3.5
夹板门和蜂窝夹心门2.5
双层玻璃门(玻璃比例不限)2.5
单层玻璃门(玻璃比例30%)4.5
单层玻璃门(玻璃比例30%-60%)5.0
金属单层实际门6.5
双层玻璃门(玻璃比例不限)6.5
单层玻璃门(玻璃比例30%)5.0
单层玻璃门(玻璃比例30%-60%)4.5
无框单层玻璃门(玻璃比例30%)6.5
(表3)
窗框材料窗户类型空气层厚度
(mm)窗框窗洞面积
(%)传热系数
W/(m2.℃)
钢、铝单层窗20-306.4
双层窗100-14020-303.0
木、塑料单层窗30-404.7
双层窗100-14030-402.3??
地暖系统顾名思义是通过地面提供热量弥补建筑物的热量损失,维持房间温度,提供舒适、温暖的环境。地暖系统主要通过辐射和传导向建筑物提供热量,其发热量计算如下:
?式中:q=qf+qd
?qf=5×10-8[(tpj+273)4-(tfj+273)4]
qd=2.13(tpj-tn)1.31
q-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W/m2)
qf-单位地面面积辐射传热量(W/m2)
qd-单位地面面积对流传热量(W/m2)
tpj-地面平均温度(W/m2)
tfj-室内非加热表面的面积加权平均温度(℃)
tn-室内计算温度(℃)。
对于地表平均温度tpj一般要求如下:
区域特征适宜范围(℃)最高限值(℃)
人员经常停留区24-2628
人员短期停留区28-3032
无人停留区35-4042
确定地面散热量时,对应表4校核地表平均温度,如超过表4最高温度限值,则需改变建筑物的热工性能或采取其它补救办法。如温度满足表4要求,则可以对发热电缆铺设进行计算。发热电缆的铺设间距主要由单位面积所需功率q,发热电缆功率Pdl确定。发热电缆间距计算式如下:
式中:
d=Pdl/q×1000式5
d-发热电缆布线间距(mm);
?Pdl-发热电缆功率(W/m);
q-单位面积所需功率(W/㎡)。
由此,可以根据发热电缆布线间距d进行地暖系统的安装,但是发热电缆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宜超过300mm,且不应小于50mm.
只有准确把握了建筑物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布瑞克农产品期货中国玉米进口贸易格局规模分析.docx
- 巧妙构造新函数解决数学问题.doc
- 带人防结构地下室剪力墙裂缝实例分析.doc
- 常州市继续教育《沟通与协调能力》81分,2016712考.doc
- 常见共沸物的组成及沸点.docx
-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分析实验.doc
- 常用设备使用参考年限.doc
- 常见的复合词.doc
- 幼儿卫生学试卷(二).doc
- 广东华师心理健康教育本科-02108实验心理学笔记yangjf.doc
- 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pdf
- GB 50098-9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pdf
- GB 50098-2009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pdf
- GB 50151-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0年版).pdf
- GB 50156-201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年版).pdf
- GB 50160-9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pdf
-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pdf
- GB 50179-2015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英文.pdf
- GB 50193-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1999年版).pdf
- GB 50193-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年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