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世纪金榜》高考一轮生物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八) 必修1 4.3
课时提升作业(八)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包括12个小题,每个小题4分,共48分)
1.(2014·芜湖模拟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城模拟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自由扩散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指小分子物质全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
某物质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人体内红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都需要消耗
3.(2014·上海模拟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和的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的速率都是。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A.细胞吸收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细胞吸收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细胞吸收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模拟人体红细胞中的浓度比血浆中高倍而的浓度却只有血浆的。关于红细胞排出的方向及所需条件正确的是
①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③载体蛋白④ATP供能
① ①③ ①③④ ②③④
5.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运输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
水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
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物质的运输速率
载体蛋白在物质运输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
下列物质运输方式中符合如图两种曲线的是
A.肾小管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胃黏膜上皮细胞吸收食物中的乙醇
神经纤维受刺激时的内流
肝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氨基酸
模拟关于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水解释放的能量
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直接关系
下图表示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膜中的载体蛋白也能运输氨基酸
该膜可能是红细胞膜
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时
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四平模拟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A.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吞、胞吐
联考下图所示不能够表达下列哪项生理过程
A.唾液腺分泌唾液
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汗腺分泌汗液
肠腺细胞分泌肠液
州模拟图示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图中横坐标条件最可能是
A.载体蛋白数量 氧气浓度
光照 温度变化
中原名校联考下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
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
D.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相同
13.(24分如图甲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乙所示为运输方式与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分子代表 代表 。
在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代表主动运输的是 它们可用图乙表示的是 。
维生素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应是图中编号中的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中的 。
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的厚度变小这说明具有 。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
分主动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跨膜运输方式可以按照生命所需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体现了生命活动的“主动性”。为探究主动运输的特点科研人员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是一种可以影响水解的新陈代谢抑制剂。请分析回答
(1)主动运输的特点是 。
本实验的名称是 。
请写出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两个无关变量 。
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
①根据实验结果科研人员在实验前后需测定 。
②乙组和甲组结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 。
③与甲组相比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
- 4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