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鲁教版地理第三单元 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素材)鲁教版选修5
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素 材
研究发现自然界各类灾害之间存在关联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地质学家卢耀如长期关注地质灾害问题,对地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卢耀如认为,自然界中气候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并提出应建立自然灾害链的预报预警与减灾应急机制。
卢耀如认为,自然界中的气候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之间构成一个灾害链,如大灾之后有大疫;气候灾害常常诱发滑坡、泥石流及塌陷,造成更大危害等。去年12月印度洋
地震前,我国深部钻孔中氦、氩和二氧化碳气体出现异常,地下水从钻孔中喷出高度达50米,水库和热矿水也有翻滚异常,这充分表明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效应。
卢耀如说,目前,人类对大洪水、大地震这类灾害尚难以通过预报预警采取措施加以避免,大规模的滑坡、泥石流也难以治理。对于这些自然灾害,人类应当学会与其共处而又能适时避开,以保护人类自身生存,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因此,建立自然灾害链的预警预报系统及有关应急机制成为非常迫切的问题。这种自然灾害链的预警预报,不仅仅考虑单一灾害所产生的危害,而且要掌握某一灾害发生后将会连锁发生其他灾害的反应机理,从而能够适时对各种灾害采取应急及避难措施。
为什么严重的蝗灾多发生在干旱的年份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严重的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我国古书上就有“旱极而蝗”的记载。近几年来非洲几次大蝗灾也都与当地的严重干旱相联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气候对于它们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20%~3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方面在于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 000~5 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同时,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相反,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迟蝗虫生长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阴湿的环境还会使蝗虫流行疾病,而且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另外,蛙类等天敌增加,也会增加蝗虫的死亡率。
旱灾
易旱地区
旱灾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候。通常将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称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250—500mm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地区。世界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中东和西亚,北美西部,澳洲的大部和中国的西北部。这些地区常年降雨量稀少而且蒸发量大,农业主要依靠山区融雪或者上游地区来水,如果融雪量或来水量减少,就会造成干旱。世界上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包括非洲北部一些地区,欧洲南部,西南亚;北美中部以及中国北方等。这些地区降雨较少,而且分布不均,因而极易造成季节性干旱,或者常年干旱甚至连续干旱。
中国大部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有的年份虽在梅雨季节,还会因梅雨期缩短或少雨而形成干旱。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常年受旱。西南地区春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四川东部则经常出现伏秋旱。华南地区旱灾也时有发生。
旱灾概况
旱灾在世界范围内有普遍性,波及范围最广、影响最为严重的—次旱灾,是20世纪60 年代末期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周围—些国家发生的大旱,80年代初期,遍及34个国家,近一亿人口遭受 饥饿的威胁。
中国旱灾频繁,旱灾记载见于历代史书、地方志、宫廷档案、碑文、刻记以及其它文物史料中。公 元前206年~1949年,中国曾发生旱灾1056次。16世纪至19世纪,受旱范围在200个县以上的大旱,发生于1640年、1671年、1679年、1721年、1785 年、1835年,1856年及1877年。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在不同地区先后持续受旱4~6年,旱区“树皮食尽,人相食”;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有13个省受旱,据记载,“草根树皮,搜食殆尽,流民载道,饿殍盈野,死者枕藉”;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15个省受旱,有“啮草嘬土,饿殍载道,民食观音粉,死徒甚多”的记述。20世纪以来,1920年陕、豫、冀、鲁、晋5省大旱,灾民2000万人,死亡50万人;1928年华北、西北、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
- 高中地理必修1 45分钟课时训练 第一章 行星地球.doc
- 高中地理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件鲁教版选修4.ppt
- 高中地理旅游地理第一章第二节旅游资源课件湘教版选修三.ppt
-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湘教版必修一.ppt
- 高中地理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4课件湘教版必修一.ppt
- 高中地理旅游活动设计 课件鲁教版选修4.ppt
- 高中地理旅游地理第一章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件湘教版选修三.ppt
- 高中地理旅游景观欣赏课件鲁教版选修4.ppt
- 高中地理有关比例尺的几种题型及解析(精品)学法指导.doc
- 高中地理鲁教版地理第二单元 第一节 地质灾害(同步练习)鲁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地理鲁教版地理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气象灾害(同步练习)鲁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地理鲁教版地理第二单元 第三节 生物灾害(素材)鲁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地理鲁教版地理第四单元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减灾防灾(素材)鲁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六 1.3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课件鲁教版选修6.ppt
-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六 4.1 环境管理 课件鲁教版选修6.ppt
-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六 3.1 环境污染 课件鲁教版选修6.ppt
-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六 4.2 国际行动 课件1鲁教版选修6.ppt
-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六 3.3 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课件鲁教版选修6.ppt
- 高中地理第四章影响气候的因素课件人教版选修六.ppt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课件.pptx VIP
- 关于烹饪的策划书3.pptx
- 广州市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图纸).pdf VIP
- WALL·E《机器人总动员(2008)》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LDT 99.13-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工程.docx
- 实验报告之spss频数分析.docx VIP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可打印).docx
-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整理版).doc
- 某小区高楼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docx
- 教育智能化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影响培训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