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七律长.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 21 七律 长征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并规范书写本课4个生字,借助图片、结合背景和语境理解“逶迤”、“磅礴”、“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的意思,背诵全诗 2.正确、流利、朗诵全诗,诗的节奏和韵律,有感情地感受毛泽东及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理解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的运用,了解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对党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11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红军战士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 4.了解毛泽东。 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中国历史上的伟人。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1959)。请男同学和女同学来比一比,看谁读的节奏感美。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说说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哪些还不理解,先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一下,然后指名汇报,师相机出示重点词语的意思。 等闲:平常、寻常。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红军长征,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最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根据所掌握的材料说说红军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 远征:行程之远,时日之长。难:牺牲之大,经历之苦。总的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2)面对这些困难他们是怎样的态度?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3)带着你的感受及对这两句诗的理解读一读。(指名读,评议) 6.创设问题情景:这一课为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选择你所喜欢的场面细细地读一读,将喜欢的理由记在书中。(分组进行) (四)作业: 1.收集长征中的一些小故事来读一读。 2.完成新课中自学站的练习。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五) 复习导入。 1. 齐声诵读全诗。 2.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首诗,去感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精神。 (六)走进文本——展现“难” 1.师: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诗人怎能一一记叙,他选取了红军战士走过的一条岭、两座山、两条水,你们找到了吗?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翻越五岭山、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2.自由默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把感受写在旁边。 (七)融入文本——感悟“难” 过渡:从哪些诗句可以具体看出红军把远征中的千难万险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呢?将你理解深刻的诗句找出来,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师生共同交流)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出示图片(五岭山、乌蒙山)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说感受。 2.生交流红军翻山越岭中的困难,教师及时点评。 3.这里用“逶迤”“磅礴”写出红军要翻过这样的高山峻岭会怎么样?(难) 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逶迤、磅礴”的意思。 4.但是我们红军战士不怕,跟随着红旗翻过了五岭,又越过了乌蒙,征服了一座座大山,在红军的眼里这山是大还是小,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把什么比成细浪

文档评论(0)

huang37168h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