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开发区原貌:水沟纵横、淤泥沉积、盐滩茫茫 The site was then vast salt fields full of water ditches and sullage deposits. 创业时期四难: 住宿难:创业者在盐滩上搭起临建棚,用以挡风避雨。晚上住宿是临时租用的一个招待所,离现场五六公里,当时,连交通车也没,只能靠步行。客房很小,即当宿舍又兼办公,屋里没有桌子,看图纸时,须把铺盖卷起来,在床板上展开研究。 出行难:当时没有通开发区的公共汽车。大部分人家住在市内,需乘火车到塘沽,再步行到开发区。一周回一次家。 吃饭难:常常是白天口袋里装着馒头,中午在工地上简单就餐。晚上用暖瓶盛稀饭(以便保温)再买些大饼、面包充饥。饮水也相当困难,只能喝又苦又咸的地下水。 办事难:兴办开发区是新生事物,而当时还是计划经济,各项资源的配置都不在计划之内。 泰达人不畏困难,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4.2平方公里的地面上被盐水覆盖着,要露出区址的土形地貌,需把没膝深的海水全部排掉。正常的情况下,在很短的时间排掉海水是不容易的。仅用20天的时间,昼夜24小时排水,在很短时间内把4.2平方公里盐滩上的盐水排放干净。 排完海水的盐滩是一片泥淖软滩,按常规需沉积一年才可施工。如果等,就会耽误一年的时间。开发区人找专家论证,提出了新的施工办法。抓紧时间填土开路,按照常规需3个多月才能完成的工程,仅用了20多天便完成了一条宽12米、长3.5公里的进场道路。 1985年1月,正是数九寒冬,施工队伍拼搏一个月,盖起了近2300平米的开发区第一处办公用房,并达到水通、电通、气通、电话通、院路通、创造了滨海地区在“三九”严冬恶劣气候条件下施工的纪录。 泰达人在艰辛的创业实践中,将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和探索寄寓在具有丰富内涵和文化底蕴的雕塑中。 垦荒犁:天津开发区是一块没有开垦过的土地,我们用拓荒犁代表了泰达人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形象,表现了泰达人艰苦创业、勇往直前的气势。上面的七个大字是邓小平的题词,为天津开发区描绘了大有希望的美好前景。 最早,天津开发区的定位遵循中央对开发区的统一定位,要办成“四个窗口”(即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 1985年10月,开发区管委会提出“项目是生命线,投资者是帝王”的理念。 第一家入区的外资企业——丹华自行车公司,开发区为其建设了近1万平米的厂房。当时外商要求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工程期限短,质量要求高。3月份开工,11月份就要达到进设备的条件,而当时现场施工条件差,没有水,没有电。开发区人克服了困难,使整个厂房如期完成。 1986年初,开发区提出“为投资者提供方便,让投资者赢得利润”理念。 1986年中,开发区提出“建设仿真国际投资环境”理念。 一站式、一条龙、一贯制服务:政府各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可以快捷方便地协调、处理和解决问题,方便企业,促进企业尽早投产、达产。 1989年,开发区的定位调整为“三为主”(即发展工业为主、利用外资为主、出口为主)。这一定位承认了中国开发区发展的历史阶段性,要求开发区必须按照“出口加工区”的模式求发展。 1991年,4.2平方里起步区开发完毕,入区企业近800家,其中,入区外资企业350家,投资总额6亿美元;内资企业近500家,注册资本20余亿元。199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1亿元,工业总产值18.7亿元,出口1.1亿美元。天津开发区起步发展阶段成绩显著。 摩托罗拉打算进入中国时,考察了厦门、上海、深圳和天津,当时天津的硬件环境比别的地方都差。但是,时任的天津管委会副主任叶迪生直接为项目服务,全力以赴地解决各种问题。这个项目共谈了五年。最终,开发区以软环境、人的热情和服务赢得这个项目。 1994-1996年,连续3年开展“环境年”建设活动,年年对改善区域法制环境、政务环境、生产环境、商务环境、城区环境、文化环境提出具体要求。 1995年,工委、管委会在全国开发区率先提出“第二次创业”,在开发区的第二个十年实现“六高三化”目标,即不断追求人才的高素质、工业的高技术、企业的高效益、规划的高水平、建设的高标准、生活的高质量,逐步建成以工业现代化为基础,以管理现代化为支撑,以城市现代化为标志的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新城区。 1996年,开发区实施“由政策优势向体制优势转变,由一般项目向资本密集型项目转变,由单一工业区向现代化新城区转化”战略,确定“开放、开拓、励精图大业;求新、求实,众志建新城”为“泰达精神”。 泰达精神(Spirit of TEDA) : 开放:泰达是中国开放的窗口、基地和前沿,开放程度高,开放意识强,从事开放事业 开拓:开拓的实质是创业,创业是泰达精神的核心 励精图大业:成就建设国际一流开发区的大业 求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