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前中期)的城市概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对外贸易 广州十三行 第7讲 明清(前中期)的城市 一、明清的历史背景 二、明清的城市发展 三、都城:北京 四、地区性中心城市:广州 五、防御性城市:大同、山海卫 六、工商业城市:扬州 七、边疆城市:归化、绥远 一、明清的历史背景 强化中央集权,推行君主专制,高度的集权统治(东厂特务机关)。 颁布法律,建立严谨的统治秩序。 恢复科举选拔人才制度。 尊儒崇孔,强化思想统治。 朱棣(明成祖)迁都北平,扫平漠北消灭元蒙残余势力巩固边防,倡导理学。 开拓外交事务,郑和下西洋。 明前期 宦官专政、张居正改革,万历皇帝,宦官魏忠闲擅权,崇祯时期内忧外患,李自成攻陷北京,明王朝结束。 1644年清军进驻北京,中国历史上又一外族统治的朝代。 清统治者更加强化中央集权推行君主专制政体。 明中后期 清延续明代思想统治政策,提倡理学,大兴文字狱。 主要制度沿袭明朝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地方建省、府(州)、县三级,府上设道,以资监察。 康熙时期削除三藩,加强中央集权,平定葛尔丹和大小卓木的叛乱。 加强蒙古和新疆的统治,对西南少数民族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派大臣进驻西藏,并建立金瓶制度。 清末乾隆后政治逐渐腐败,对人民压迫日益深重,各地反抗动乱渐多。 清前中期 明清的社会经济发展 1、明清时期社会长期稳定,给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社会环境。 2、明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措施。 3、继承宋代以来的“重内虚外”的统治政策,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聚式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 4、由于农业、手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商品化,商业随之繁荣。 5、明清时期达到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顶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早期工业化发展,受封建思想影响,发展缓慢。 二、明清的城市发展 1、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2、城市经济职能大大增强,表现在各级行政中心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和专门工商业城市的发展。 3、明清时期大的区域性都市不断成长。 4、明清时期是市镇迅速发展的时期,新兴的市镇蓬勃发展,区域城镇系统不断完善。 5、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的时期,城市分布地域较以前有明显扩展。 (一)概况 (二)规划建设与自发建设相融合 1、都城及宫殿完全沿用明朝基础;城市一般都有规划。 2、城市园林兴盛,在江南尤为集中。 3、城市经济有较大发展,城垣内的用地不足,往往在城门外形成新的地区,称为“关厢”。 4、城市商业布局更加灵活自由。商业会馆建筑显著增多。票号、典当活跃。 5、明代中期还加强了边防重镇和防御城堡的修建。防止外来侵略明朝初年全国曾出现筑城高潮。清代在一些重要的府州城市往往另建有单独城墙的设防城堡,驻扎八旗兵的兵营城“满城”。 (三)明清城市分布的地区差异 1、最发达的核心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包括淮河以南的江苏、安徽两省以及浙江北部。 2、次发达地区:一是华北地区,包括直隶、山东、河南以及山西东部、苏皖二省北部;另一类包括南方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东南沿海、华南东部。 3、不发达地区:衰落停滞的西北地区和发展起步的云贵以及华南西部。 4、落后地区:新开发的边疆地区,包括新疆、东北、蒙古、青藏以及东南沿海的台湾等地。 三、都城:北京 明洪武元年明军攻克元大都,改大都路为北平府。 为巩固城防缩小城市规模,放弃北部部分城区。 明成祖朱棣为抗击蒙古势力南侵,进一步控制东北,迁都北平,改为顺天府。 概况 北京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 1、政治上可以控制广大地区 2、经济上可称繁荣富庶之地 3、军事上有限可守 4、交通上往来便利 5、接近统治王朝的根据地 明代对元大都的改造重点在宫廷区。经过调整,宫城位置更接近城中央,更能符合传统的“择中立宫”的原则。 明世宗嘉靖年间,为加强城防,又建外廓,因财力原因仅筑南面,因此北京城外部轮廓为“凸”字形。 南面城市的发展,建天坛、山坛(先农坛),为后来外廓发展为繁盛的综合商业区打下基础。 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位置关系图 明清的北京延续元大都的城市格局 中轴线、景山、皇家园林 北缩南扩,建罗城 三重城墙:京城、皇城、宫城 皇城——千步廊、五府六部、天安门 宫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外城(南城、罗城)——天坛、地坛 内城多官僚、贵族、地主及商人,外城多为一般市民 清中期政治生活西移:贵西城,富东城 元大都范围 通过调整,更加符合“择中立宫”,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前朝后寝”等制度,以严谨的宫城作为城市的中心,强化其在全局中的主导地位。 总体规划 城与廓两大分区,分别承担政治和经济职能。 各分区依照各自要求来组织: 政治区,严格按照礼制等级方位尊卑来制定规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