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有无相生教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有无相生教学课件

【导语 】 《老子》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反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等等。 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无相生》 《老子》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相对之物,相生相成 (2):“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道者不处。 (4):“自知”“自胜”“自强”,竭力实行 (5):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6):为于未有,慎终如始 (7):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原文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1];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2],难易相成[3],长短相形[4],高下相盈[5],音声相和(hè)[6],前后相随[7],恒也[8]。 (《老子》 第二章)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注释】[1]斯:则、就。恶:丑,与美相对而言。已:通“矣”,语气词。 [2]生:产生、发生。 [3]成:形成、完成。 [4]形:比较。 [5]盈:包含、充盈。 [6]和:应和、调和。 [7]随:跟随、随顺。 [8]恒也:永恒不变的。 【点评 】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有美的东西,就必然有丑的东西,有长必有短,有高必有下,有前必有后,不喜欢的事情,一定会喜欢站在她的对立面上去。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喜欢好的美的东西,厌恶坏的丑的东西,喜欢优点,厌恶缺点。这些好与坏,美与丑等等都是人为划分的,对于大自然来说是没有什么好坏善恶这种观念的。尽管每一天我们的社会上都在上演着好坏善恶的事情,但这就是一个真实的社会。    你要拥有美,就得包容丑,这反映了一个人的心胸是宽广还是狭隘,你的心胸能包容多少你就拥有多少。 【原文2 】三十辐,共一榖,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ān)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 第十一章) 【译文】把三十根辐条,放在车轮上面,这时就体现了没有辐条的车轮中无的作用了,正因为车轮中间是无的,所以才能装上辐条啊!   粘土制成的陶器,也是应该它中间的无,才成就了它器皿之用。   我们凿窗盖房,也是一样的道理啊,用的也是当中的“无”,我们才有住的地方啊。   所以我们实际上只是利用了“有”,来显示了“无”的作用,可见“无”的用途是多么的广泛啊! 【点评】很多器物,都是因为“当其无”,也就是心中是空的,所以才成为有用的器物,其实我们做人做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当我们虚心的时候,也就是心态归零,把我们心中繁杂的思想摒弃掉,把骄傲自满的心理摒弃掉,没有了干扰,才能学得好。你的心中老是装满了自我的认识,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其实这样做就等于画了一个圈把自己圈起来了,封闭了自我,关闭了心灵之门,这种心态又怎能吸收别人的长处,吸收新的知识? 把虚心变成你我的行为习惯,把虚心变成你我生命的一部分。 【原文3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zhǎng)。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 (《老子》 第二十四章) 【译文】 踮起脚想站得高一点,反而站不稳;急切地大跨步前行,反而走不快;自我显示的人,反而不能显闻;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会被认为有功劳;自高自大的人

文档评论(0)

nh889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