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上受骗 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避免上受骗 教学设计

《安全教育》教案 如何避免上当受骗 [教学目标]:1.让学生识别诈骗类型和骗子常采用的诈骗方法 2.讨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上当受骗 3.针对案例讨论如何防止被骗 4.侧面教导学生要明白谦虚谨慎的为人处事之道 [教学重点]:针对骗子骗术的应对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当场识别是否受骗 [教学方法]:放映录像观看、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生活是美好的,但是没准会遇到一些不美好的人和事,并且容易上当受骗,特别是我们这些在校学生。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一些片段,他们的行为安全吗?想一想自己身边有没有人发生过这些事呢?(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诈骗行为类型,将手机电话诈骗案例简单例举如下:1.短信骗术:我是××省公证处的公证员××,恭喜你的手机或电话号码抽奖中了×等奖,奖品是小轿车一部;2.电话骗术:有人打电话称,您的家人在某地生急病或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让您把钱打到××银行账号上;3.电话骗术:有人打电话称,您的孩子被绑架,并索要赎金,电话中甚至还出现了孩子的哭闹声音; 4.电话骗术:“我在外地出差,我的手机很快就没有话费了,麻烦你帮我买张充值卡,再用短信告知充值卡号与密码;”5.电话骗术:收到陌生的电话号码,响过两下就挂断。如电话一打过去就开始计费或者麻烦就开始了。另外还有捡钱分钱诈骗,百元假钞换零钱,ATM机诈骗、网络诈骗、车票诈骗、学生兼职诈骗等案例。) 学生讨论与交流的时间并发表自己耳闻的其他诈骗事件。(通过刚才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与交谈,我们了解到诈骗行为的形式多种多样,让人防不胜防。那么我们怎样识别诈骗行为呢,常见的诈骗行为有哪些,我们又要如何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去细心防范呢?) 二、?讲授新课 (一)诈骗的定义: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诈骗的形式:A按骗子身份进行分类:1、借熟人关系进行诈骗此类骗子往往是冒名顶替或以老乡、朋友的身份进行诈骗的。而受害人往往碍于面子或出于“哥们义气”,也只好“束手就擒”。2、借中介为名进行诈骗现在有些同学出去做兼职、家教等,就可能会遇上这种情况。而此类骗子就是利用同学急于找到好的兼职、家教的心理,以招工点、兼职家教介绍所等名义进行诈骗或利用同学们作为其兼职劳动力,从中大捞一把。3、以特殊身份进行诈骗此类骗子多以社会上的“能人、名流”的名义进行诈骗,如谎称自己是导演、公安人员、商人、气功大师等,抬高自己身价,对找工作等难办的事表示“完全有能力”解决。这类诈骗手段较为单一,较易识破。4、以遇到某种祸害急需别人帮助的身份进行诈骗从目前来看,此类骗子多以走失的或财物丢失的学生、灾区群众、落难者等名义进行诈骗。5、以小利取信,进行诈骗为实此类骗子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先以曾许诺的利益予以兑现,让你感到此人所做的事可信,待取得你的信任后,就狠狠地敲你一把,让你在绝对信任和不知不觉中蒙受重大的损失,此类诈骗计划周密、发现不易。B按欺骗的手法进行分类:1、通过手机通讯进行的信息诈骗(主要是发送短信或者直接通话)2、通过信用卡进行的诈骗3、在自动取款机上将信用卡调包4、利用外币进行诈骗5、利用迷信进行诈骗6、利用网络进行诈骗 (三)受骗的原因:虽然诈骗行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受害人具有一些不良或幼稚的心理意识,是诈骗分子之所以能轻易得手的关键。原因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1.太过纯良,将心比人。以为自己对他人真诚,别人也一定会以真诚回报。2.知识局限:对事物、问题,和对他人认识不够,鲁莽行事。还有的人具有“封建迷信”的心理。轻信“神”、“鬼”、“命运”,不相信客观实际,不懂装懂,轻意相信对方。3.为了满足私欲(或贪欲):贪欲萌生,投机取巧。有的人金钱至上乃至真假不分,眼睛只盯在“钱眼”上,警惕全无。还有一些人沾染“拍马屁”的习惯,一见高级干部及子女的出现,以为有利可图,就“顶礼膜拜、见之恨晚”,这样很容易成为诈骗的对象。(让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作为在校读书的学生,为什么更容易上当受骗?) (四)如何防止诈骗:1、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骗子为了行骗,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份进行伪装,子乌虚有地编造出他所需要的各种身份。骗子伪装身份要么将自己伪装成有权或有钱,或者能给你带来经济利益的那种令你十分羡慕的人,要么就伪装成十分可怜、急需帮助的那种令你十分同情的人。这就要求同学们在与他人的日常交往特别是经济交往过程中,要认真审查、验证对方的身份是否真实。你可以问对方一些具体问题,看他是否能流利地回答;也可以让对方拿出相关性的证件、证明来证实身份;或者可以打电话到他自报的单位去证实。骗子在骗到钱之前的所有言

文档评论(0)

exianwh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