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特殊句式复习概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份的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主语: 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⑵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⑶(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承前省略] [蒙后省略] [对话省略] 2.省谓语: ⑴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⑵杨子之邻人亡羊,即率其党(家人)( ),又请杨子之竖(童仆)追之。 3.省宾语: ⑴权起更衣,肃追( )于宇下, ⑵项王曰:“壮士!赐之厄酒。”则与( )斗厄酒。 ⑶竖子不足与( )谋。 4.省介词 ⑴今以钟磬置( )水中。 ⑵荆州之民附操者,逼( )兵势耳。 一、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二、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1.甚矣,汝之不惠 2.请其矢,盛以锦囊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4.梁,吾仇也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其势弱于秦 7.痛哉斯言 8.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9.何以谓之文也 A.1、7/2、6/3、5/4/8/9 B.1、4/2、3/5、6/7/8/9 C.1、2/3、4/5、8/6/7/9 D.1/2、3、4/6/7/8/9 三、下面的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的是 A.齐人勿附于秦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两见权于柴桑  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四、下列句子有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D介词结构后置,E句子成分的省略(即省略句)请在句后括号内标上序号注明。是省略句的,要补出省略成分。属两种句式的,同时写出。 ①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 )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 )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③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A C B、D D E 于 E 之 四、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时人莫之许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五、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③.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④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判断句: 1、用“者”、“也” 表判断。 “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1) ……“者” ……也 (3) ……者,…… (4) ……者也 (2) …… , ……也 ①“......者,......也。” 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亚父者,范增也。 ② “......,......也。” 如: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③“......者,......。” 如: 粟者,民之所种。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 ④“......者也。” 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表判断。 如: ⑴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动词“为”“是”表判断 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⑵此后典籍皆为版本。 ⑶问今是何世。 ⑷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主谓直接表判断的。 ⑴荀卿,赵人。 ⑵刘备天下枭雄。 ⑷刘豫州帝室之胄。 ⑴予本非文人画士 ⑶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5、“非”“未”“弗”“无”“莫”“毋”等否定词表示判断。 ⑷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 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