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驱驱油机理.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驱驱油机理

水驱剩余油包括两大类: 一是水驱未波及区剩余油。这种剩余油处于注入水未波及的油层中低渗透部位; 二是水驱波及区剩余油。由于岩石表面润湿性和毛细管液阻效应的存在,这种剩余油在水驱波及区内,以簇状、柱状、孤岛状、膜(环)状、盲状的形态存在于孔隙介质中。 化学驱油机理 五种残余油形状: ? ● 簇状 ● 柱状 ● 孤岛状 ● 膜(环)状 ● 盲状 化学驱油机理 那么,聚合物驱能否把这些残余油驱动呢?研究表明:在聚驱过程中,聚合物溶液表现出三种粘度,即: 本体粘度 界面粘度 拉伸粘度 在这三种粘度的共同作用下,聚合物驱不仅可以提高波及系数,而且还可以提高水波及域内的驱油效率。其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化学驱油机理 a. 本体粘度使聚合物在油层中存在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是驱替水驱未波及剩余油和簇状残余油的主要原因。 化学驱油机理 聚驱、甘油驱实验压差对比图 0 0.01 0.02 0.03 0.04 0.05 0 1 2 3 4 5 6 注入倍数(PV) 压差(MPa) 甘油驱 聚合物驱 对于相同粘度的甘油驱和聚合物驱实验,聚合物驱时岩样两端的压差远高于甘油驱时岩样两端的压差,表明了聚合物溶液有更高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 化学驱油机理 聚合物溶液增加了驱替相的粘度,降低了油水流度比。 聚合物在岩石中滞留,引起了水相渗透率的下降,残余阻力系数增大。 甘油(丙三醇 C3H8O3,分子量92.09)是粘性流体,只能增加水相粘度,降油水流度比。 甘油不能在岩石中滞留,不能增大阻力系数。 对聚合物/甘油溶液的几点认识: 因此,甘油与聚合物粘度相同的情况下,聚合物驱的驱油效率比甘油驱要高。 化学驱油机理 聚合物驱油机理认识 作为一种非再生的化石能源,石油采收率不仅是石油工业界,而且是整个工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由于石油是一种流体矿藏,具有独特的开采方式,所以在各种矿物中石油的采收率是比较低的。石油的采收率平均约在3O%-60%之间,在目前条件下,当一个油藏停止开采时,油藏中仍然残留着大量石油,而采出的油量仅占其中较少的一部份。如何把遗留在油藏中的石油经济有效地开采出来,是石油工作者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 目前世界上已形成成熟的四大三次采油技术系列 1.热力采油技术 (1) 蒸汽采油技术。有蒸汽吞吐采油技术和蒸汽驱采油技术两类。 (2) 油层就地燃烧技术。 2.气体混相驱(或非混相驱)采油技术 (1) 烃类驱采油。有液化轻烃混相驱采油、富气驱采油(混相或非混相〉 和贫气驱采油三类。 (2) C02混相或非混相驱采油。 (3) 氯气驱采油。 3.化学驱采油 (1) 聚合物驱采油。 (2) 表面活性剂驱采油(或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采油) (3) 碱驱采油 (4) 聚合物/表活剂/碱驱采油 4.微生物采油 包括微生物调剖或微生物驱油。 三次采油概论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技术逐步形成了驱油机理及油藏适应性、注入参数及注入方式优化、聚驱过程中综合调整等配套技术。 室内 研究 探索 试验 工业 试验 推广 应用 1965年 1995年 1972年 1991年 先导 试验 1989年 三次采油概论 聚合物驱形成的主要配套技术 (1)聚合物产品质量检测技术 (2)聚合物驱油效果实验评价技术 (3)深度调剖剂性能评价技术 (4)聚合物驱数值模拟技术 (5)聚合物驱规划指标预测技术 (6)聚合物驱布井方案优化技术 (7)聚合物驱油方案优化技术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