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同意与告知义务~医疗法修法后的改变演示.pptVIP

知情同意与告知义务~医疗法修法后的改变演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情同意与告知义务~医疗法修法后的改变演示

吳俊穎 臺中榮總腸胃科 主治醫師 臺中榮總醫學倫理與法律中心 主任 臺中榮總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 法律顧問 臺中榮總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 醫學倫理與法律課程負責人 財政部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委員 東海法律系 醫學倫理與法律 部定講師 中山醫學大學 醫事法律 部定講師 中國醫藥大學 流行病學 部定講師 國立陽明、國防醫學大學 內科部講師 臺大醫學士 哈佛大學公衛碩士 臺大醫學博士候選人 病人權利 ? 醫師義務 醫師的法定義務: 醫師的注意義務 醫師的說明義務 醫師的守密義務 其他義務: 親自診察義務、法定急救義務、病歷製作義務、傳染病通報義務、診斷書開立義務、等 醫療傷害 案例一 案例事實: 一位56歲男性病患罹肺結核,於胸腔科門診治療一段時間後,發燒仍然持續,胸腔科醫師由於懷疑病患是否同時罹患AIDS,因此抽血檢查,發現病患罹患AIDS。 檢查結果出來後,胸腔科醫師還沒有機會告訴病患該檢查結果,病患又因為發燒來到急診部。急診部醫師基於好意,在發現病患罹患AIDS後,便將病患罹患AIDS的情況,告知其太太。 爭點一 病患是否有權隱瞞其AIDS病情? 是:基於病患自主權,病患有權可以拒絕告知 否:基於醫療行為安全的考量,病患有義務要告知醫護人員其病情 爭點二 醫師高度懷疑病患可能罹患AIDS時,是否可以在未徵求病患同意前,為其檢驗AIDS? 是:基於醫療裁量權,醫師有權利基於醫療需要,為病患檢測AIDS感染狀況 否:基於病患自主權,在未徵求病患同意前,醫師無權為病患檢測AIDS 爭點三 胸腔科醫師得知病患罹患AIDS後,是否有義務告知病患? 是:基於病患自主權與醫師的告知義務,醫師應告知病患 否:基於病患的最佳利益考量,如果告知病患後,可能導致病患拒絕接受治療,醫師未必要告知病患 爭點四 急診部醫師得知病患罹患AIDS後,是否有義務告知病患? 是:基於病患自主權與醫師的告知義務,醫師應告知病患 否:如果該病患到急診部求診的病情,與罹患AIDS與否無關時,急診部醫師無告知義務 爭點五 醫師將病患罹患AIDS的情況告知其配偶,其行為是否妥當? 是:基於保護病患配偶、防止AIDS傳播的考量,醫師應該告知其配偶,其配偶有權知道。 否:是否罹患AIDS,為病患的權利,只有病患有權利決定是否讓其配偶得知。 醫學倫理四原則的順位 病患同意權 Informed Consent …說明後同意 Informed … 病患接受醫療資訊之「說明」 Consent … 同意或承諾 基於「病患自主權」、「人性尊嚴」 Informed consent = informed + consent ? 醫師告知的內容、範圍、形式? 病患同意的確實性?真實性? 醫師告知病患需要手術,病患簽了手術同意書 美國的發展 二十世紀初: 醫療行為必須得到病患同意,否則構成「對身體的不法接觸 (assault and battery)」,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即使未對身體造成具體損害,也可以因為對於人格尊嚴(human dignity)造成傷害,而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 確立「告知同意」原則 Schloendorf v. N.Y. Hospital 211 N.Y. 125, 105 N.E. 92 (1914) “Every human being of adult years and sound mind has a right to determine what shall be done with his own body.” 美國的發展 1957 Salgo案、1960 Natanson案: 在病患同意之前,醫師有說明義務 未徵求病患同意: assault and battery 病患同意,但醫師未盡說明義務:negligence 知情同意 Informed Consent 成立的三個要素: 告知:醫師以病患可以理解的方式,提供充分醫療資訊 能力:病患具有足夠的理解與判斷能力 自願:病患不受身體約束、心理威脅、及資訊操控,而自發性的做成意思決定。 醫師應該站在協助者的角度,提供充分的醫療資訊,讓病患與醫師一起來做醫療決定,醫師與病患之間為一種夥伴關係,但最終的醫療決定應該由病患來做成 說明義務 vs. 醫療裁量 知情同意的法律觀點 未得病患同意的醫療行為: 醫療行為對於病患的身體結構、生理功能、心理狀態、精神情況、等,產生一定的影響 未得患者的同意: 刑法上,醫療行為無法阻卻違法 民法上,醫療行為將構成「侵權行為」 知情同意的刑法觀點 病患同意,阻卻違法: 犯罪成立要件: 構成要件該當 … 是否合於法定構成要件 違法性 … 是否有阻卻違法事由 有責性 … 罪責判斷 (責任能力、罪責型態、不法意識) 知情同意的民法觀點 病患未同意,醫療行為構成「

文档评论(0)

叮当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