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节烈女的精神世界.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代节烈女的精神世界

清代节烈女子的精神世界 清代有一批女子,丈夫死了,自尽追随于地下,或誓死守寡,在艰难困苦中上侍公婆,下抚孤儿;还有妇女遇暴,宁死抗争,不失节操;有的未嫁而未婚夫亡故,不再改聘,甚而自杀明志。这类现象,大得舆论的赞扬,被广泛地记录,以为风俗纯朴的明证,不少人获得政府的旌表,贞节坊矗立通衢,供人瞻仰。女人要为夭亡或中道而去的丈夫、未婚夫守寡,或跟着而去,今人容或难于想像,甚而认为是匪夷所思的事情,那么她们是在何种理念支配下采取这样的行动呢?她们的人生追求是什么?今日如何认识此种观念和行为?清代学者李兆洛(1769—1841)在《张烈女冯孝妇传》中讲,有的忠臣孝子以死完节,“而其心仍不敢求白于天下”。人是死了,其“隐曲痛苦”的内心世界却没法表达出来。因此我们要想真正了解节烈女性,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故而本文祗是试图对此历史课题作出某种解释。 一、情爱与殉情 殉情而死,是小说、戏剧中常见的动人故事,在清代的社会生活中也能见到这种现象,虽然是极少的。 江苏常熟人张廷桂,娶妻甘肃秦安人章孔荣,廷桂家贫,出游在外,客死直隶抚宁县,灵柩归来后,章氏尽心营葬,迨到下葬时她跳往墓穴,意欲殉葬,被家人拉住。等到丧事终了,她自缢求死,又为家人发觉解救下来,但是第二天晚上,乘人不备,投水自杀。死前将幼女托付给丈夫的从弟,并作绝命词数章,最后一章写道:“忆往事兮,双泪沾巾。相当年兮,妾病沉昏。感君爱兮,信誓殷情。云妾殁兮,君必亡身。嗟今日兮,命不由人。君先亡兮,妾岂偷存!痛万里兮,生会无因。轻一命兮,地下从君。求神明兮,引我孤魂。觅天涯兮,不惜艰辛。得伴君兮,死亦欢欣。十七年兮,夫妇深恩。食糟糠兮,敢怨君贫!中路诀兮,命蹇时屯。丧葬毕兮,不死何云?伤幼女兮,失母谁亲!死为君兮,此外奚论”?原来丈夫在妻子生病时发出生死相依的誓言,表示爱情的深笃,如今丈夫先走了,妻子感念亡夫的深情厚意,决心舍命追随夫子于九泉,虽然有幼女难于割舍,在作了安排后,也就顾不得她了。 山东掖县女子王氏,受聘于陈三义,突然双目失明,她的父亲怕影响人家,提出退婚,陈三义拒不应承,理由是:当初订婚时,她的眼睛是明亮的,现在虽然没有成亲她眼睛坏了,如同娶回来后不好是一样的,我不能抛弃她。于是同她结亲,三年下来,王氏眼睛居然复明,但不幸的是丈夫不久身亡,王氏感念夫婿待她的恩义,抱着“夫不负吾,吾岂负夫”的报恩之情,自缢而亡。 以上两对夫妇,恩恩爱爱,如胶似漆,一个不生,另一个则不存,真如同古诗所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黄泉路上妻子紧追随。倘若章孔荣先走了,张廷桂是否真实践诺言,不得而知,事实是两个妻子的殉夫。确实是为情爱而牺牲,也是事实,与即将说到的因从夫道义的殉死是不同的。 还有另一种类型的殉情。武进周小姗是婢女,为主母所钟爱,在主母过六十大寿时,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她,“鬒云肤雪,柔若无骨,而姿态闲逸,娟娟楚楚,如不胜衣,立而望之,殆神仙中人也!”与前来拜贺的举人黄永一见钟情,在先富贵子弟来求婚,姗姗说后就有怒色,及至黄永请人来说,即显出高兴之容。黄永张罗迎娶,但时值顺治五年的会试,乃父命其进京赶考,不能完婚。大约是钟情的缘故,姗姗生病了,黄永被迫不得不走,动身前赋《减字木兰花》一阙给姗姗,词云:“东君有意,知许梅花花也未。小漏春光,怎禁西风一夜霜?凄然相对,花底温存花欲泪。残月如弓,几减灯花又晓钟。”于是启程,姗姗因而病情加重,后来黄永考试失败的消息传来,她说郎君是天下的大才,这次失利,不是他的无能,而是因为我扰乱了他的心思。现在梦见上天召我,将赴瑶池,请你们转告黄郎,我不能等他了,但是感谢他的恩情。从此不吃药,数日后夭亡。第三天黄永回到家乡,得知噩耗,在梦中与姗姗相会。黄永于顺治十二年中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工诗古文辞,《清史列传·文苑传一》有他的传记。他写的钟情女子为恋人而死,容或有小说家成份,然而确系反映人间真情。 二、维护濒临破灭的家庭 在男性为主的社会,丈夫死亡,可能会招致家庭的毁灭,是否能免除这一厄运,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妻子的态度:殉夫而死,抑或再婚而去,还是留下来养老抚孤?许多寡妇选择了后一条道路。 诗歌理论家张惠言(1761—1802)的祖母白氏当丈夫死时,有幼小的三男二女待哺,她的公爹说我老了,这些孩子全靠你了,她说我不敢自尽,扔下子女。第二年,公公临终又说,我将死了,小孩们与你相依为命,你存一日,他们活一天,但是家里穷,不知道你们怎么活!白氏说,请放心,我们母子女生死在一起。其时最大的儿子十一岁,大女儿也只有十二、三,她领着女子纺织,让三个男孩读书,别人说你的儿子能不能读得成,读成了又要到哪一年,何不如让他们学种田,解决眼前的难处,她却说,自我公公这辈起,上数五世文儒,不能到我这断了家风。终于将儿子培养成儒生,到第三代家业兴起了。 山

文档评论(0)

xciqshi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