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类题之技巧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类题之技巧篇.doc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类题之技巧篇 古诗表达技巧,是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广义上指诗人在表达思想感情和行文措辞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包括修辞手法(针对诗句而言)、篇章手法(针对全诗)、表达方式、结构方式四大类。 在古诗中,常见的修辞有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互文、双关、点化、叠词、倒装、顶真、反复、通感、反语等。篇章手法有衬托、烘托、渲染、对比、象征、联想、想象、以乐景写哀情、比、兴、赋、列锦、曲笔、以小见大、言此意彼、寓褒于贬(似贬实褒)、明褒实贬。在古诗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描写,二是抒情。描写有正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白描与工笔等,抒情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之分,间接抒情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叙抒情、借议抒情。结构方式:开篇涉及两类:一是开门见山类(总起式、即事式、设问式、先声夺人),一是曲径通幽类(托物起兴、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重章叠句、铺垫、交待背景、回忆往事、孤峰突起、欲擒故纵、)。收束涉及八种形式,分别是以景结情、翻因为果、无理而妙、水到渠成、留下空白、设问留疑、卒章显志、寓含哲理)。诗的结构还涉及过渡、照应。就内容来说,有由景到情、由情及理两种结构。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就技巧来说,考了些什么,这里例说如下: 一、修辞手法考查: 北京卷: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翚《海棠花》) D. 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睿《都城春日》) 此题答案是D。考查的是通感。所谓通感就是将感觉相沟通,以突出表现事物。诗句“雨香飞燕促”用“嗅觉”表达“触觉”和“视觉”,要求选的就是运用了这类通感的诗句。ABC写的都是真实的花香,全部排除。 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 [金]王 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 “瘦”与“肥”运用了比拟手法,写出了山水的变化。前一句写出云散后山形朦胧厚重后变得清秀了,后一句写出下雨之后水面由窄变宽了。 江西卷: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 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同:①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②都用比喻手法,以水喻愁,生动形象。异:①愁情及其程度不同:李词表现的是家国这愁,秦词表达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的愁比李词的愁要深。②比喻手法也有不同: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 此题运用了比较法,扩展了鉴赏范围。比较异同,多从诗句的内容、情感、所用的艺术手法来进行,如果是单独的句子,多是修辞手法;若是整诗,多是描写手法、抒情手法、构思手法等。 二、结构(思路)探究 北京卷: 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人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期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 问一:由景及理是本诗的写作特点。这首诗不仅寓情于景,还通过借柳的意象特点,阐发了“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的人生感慨,既赞美了“柳”的旺盛的生命力,又启发人们要自强不息。 问二: 示例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这首诗的前两句,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