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解复习参考素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局解复习参考题参考答案 (本资料为老师堂上提供参考题,参考答案由2014级学习部整理,如有纰漏请多多包涵及指正。同时感谢林炎生老师对本资料部分题目答案的细心校正。) 头部复习参考题 1、额顶枕区的层次结构 覆盖于此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分为5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及颅顶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 2、腮腺咬肌区境界和内容 境界:前界为咬肌前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乳突及二腹肌后腹的前缘,上为颧弓及外耳道,下以下颌骨下缘为界。 内容:腮腺,咬肌以及有关的血管、神经等。 血管: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下颌后静脉,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 神经:耳颞神经,面神经及其分支,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tip:回答内容物“有关的血管、神经”等都要详细列出。) 3、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有哪些 ? 其层次关系如何? 纵行的有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下颌后静脉及耳颞神经;横行的有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和面神经及其分支。上述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及其分支 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 4、上颌动脉的分段、分支分布 平下颌颈高度起自颈外动脉,经下颌颈的深面入颞下窝,行经翼外肌的浅面或深面,经翼上颌裂入翼腭窝。以翼外肌为标志分为三段 第1段:位于下颌颈深面,自起点至翼外肌下缘。其主要分支有:1.下牙槽动脉,经下颌孔入下颌管,分支至下颌骨,下颌牙及牙龈,终支出颏孔,分布于颊区2.脑膜中动脉,行经翼外肌深面,穿耳颞神经两根之间垂直上行,经棘孔入颅,分布于颞顶区内面。 第2段:位于翼外肌浅面或深面,分支至翼内外肌,咬肌和颞肌,另发出颊动脉与颊神经伴行,分布于颊肌与颊黏膜。 第3段:位于翼腭窝内,主要分支有:1.上牙槽后动脉,向前下穿入上颌骨后面的牙槽孔,分布于上颌窦,上颌后份的牙槽突,牙,牙龈等2.眶下动脉,经眶下裂,眶下管,出眶下孔,沿途发出分支,分布于上颌前份的牙槽突,牙,牙龈,最后分布于下睑及眶下方的皮肤。 5、名词解释 头皮:浅层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颅顶肌这三层紧密连接,难以将彼此分开,合称为头皮。 帽状腱膜: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枕腹,两侧逐渐变薄,续于颞筋膜。 颅顶危险区:额顶枕区的腱膜下有一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腱膜下间隙。此间隙内的静脉经导动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想通,若发生感染,可经上述途径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故称“颅顶危险区” 翼静脉丛:是位于颞下窝内,翼内、外肌与颞肌之间的静脉丛.翼丛收纳与上颌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最后汇合成上颌静脉,回流到下颌后静脉.翼丛与上颌动脉在颞下窝的浅部;翼内,外肌的肌腹,下颌神经及其分支则在该肌的深部.翼丛通过眼下静脉和面深静脉与面静脉相通,并经卵圆孔网及破裂孔导血管与海绵窦相通,故口,鼻,咽等部的感染,可沿上述途径蔓延至颅内. 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与咬肌间隙仅隔以下颌支,两间隙经下颌切迹想通。上界为翼外肌下缘,下界是翼内肌在下颌支附着处,前界为颞肌、颊肌,后界为腮腺和下颌支后缘。间隙内容下牙槽神经,下牙槽动静脉及疏松结缔组织。 腮腺床:位于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以及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共同形成 “腮腺床” 。 面部“危险三角”:面静脉与颅内海绵窦借多条途径相交通,因此面部感染有向颅内扩散的可能,尤其是口裂以上两侧口角至鼻根的三角形区域,感染向颅内扩散的可能性更大,被称为“危险三角区”。 颈部复习参考题 1、颈动脉鞘的位置、构成、内容及毗邻关系 位置:由颈筋膜中层包裹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而形成。上起颅底,下续纵隔。 内容:内有颈总动脉、颈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 毗邻:于鞘的浅面,有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肩胛舌骨肌下腹,颈襻及甲状腺上中静脉;在鞘的后方,有甲状腺下动脉横过,隔椎前筋膜有颈交感干、椎前肌和颈椎横突等;在鞘的内侧,有咽和食管、喉和气管、甲状腺侧叶和喉返神经等。 2、甲状腺的形态和位置,甲状腺手术时需切开哪些层次,甲状腺肿大时可影响哪些结构,出现哪些临床表现,甲状腺全切除时需结扎哪些血管,手术结扎动脉时应避免损伤哪些神经 形态:呈“H”或“U”形,可分为两个侧叶和一个峡部。在峡部上缘有一锥状叶,从峡部向上延伸,其尖向上借一纤维束连于舌骨中部,是甲状舌管的遗迹。 位置:甲状腺侧叶紧贴甲状软骨板、环状软骨和第1~6气管软。骨环的侧面,其上端达甲状软骨板中部,下端至第6气管软骨平面。峡部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的前方。锥状叶的位置常偏左侧。 当甲状腺肿大时,可压迫气管和食管,严重时可致气管软骨化,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如压迫喉返神经,则可引起声音嘶哑;压迫交感干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