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的流行现状和防制对策_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霍乱的流行现状和防制对策_1

霍乱的流行现状和防制对策 提要?本文就霍乱在世界及中国的流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从安全供水、改善居住条件、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宣传教育、疫情监测、菌苗的研制等方面提出了霍乱的防制对策。 关键词?霍乱?现状?对策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也是当前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中最严重的一种。1817~1923年的百余年间,先后有过六次世界大流行,均从恒河下游三角洲地带向外扩散。第七次霍乱世界大流行自1961年开始,历时三十余年,这在霍乱流行史上是空前的。霍乱的流行目前在发展中国家仍是一个令人困扰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流行现状 始于1961年印度尼西亚的埃尔托生物型O1霍乱弧菌的传播所致的第七次霍乱世界大流行,至今已波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些亚非国家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1]。1991年侵入秘鲁后,引起本世纪以来拉丁美州的首次大流行。1993年在全世界所有地区继续发展;1993年有78个国家报告了霍乱[2],单就孟加拉而言,每年就有约3万人因霍乱而死亡,全球估计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霍乱[3]。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的病原体均属于O1群霍乱弧菌,前六次是由古典型霍乱弧菌所致;第七次大流行则是由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引起。1992年在印度马德拉斯、泰米尔纳德发生了由不被霍乱弧菌O1抗血清凝集的非O1群霍乱引起的典型霍乱样疾病的流行,这些流行株属于至今尚未曾记载过的新血清型霍乱弧菌,定名为O139霍乱弧菌[4]。1993年1月中旬在孟加拉国南部发生了一起类似霍乱的急性水泻爆发;至2月中旬有1万多人患病,500人死亡,经证实这次在孟加拉国的霍乱样大爆发也是由霍乱弧菌非O1型引起的[5、6]。1994年4月缅甸的仰光报告了一起由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爆发,至4月底波及仰光省的每一个乡,已有1300多例住入指定医院,至少有8人死亡[7]。非O1群霍乱弧菌引起霍乱样疾病的流行在世界上是首次,也是霍乱历史上新的发展。由于人群对该? 耆狈γ庖吡Γ琌139霍乱弧菌有可能取代?O1群霍乱弧菌蔓延至世界各国,尤其是亚、非、拉美各国和地区,这些流行可能标志着第八次霍乱大流行的开始[4、6]。WHO要求任何国家查出由?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病例应与O1群霍乱弧菌所至霍乱同样对待,并向WHO作疫情报告[4]。各国卫生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 新中国从建立开始,党和政府就对霍乱的防治给予极大的重视。建国后不久,古典型霍乱即没有在我国发生。第七次霍乱世界大流行于1961年传入我国阳江,传入后在沿海地区引起广泛流行。我国最先用第IV组霍乱噬菌体鉴别法证实其病原为埃尔托型霍乱弧菌[8]。经过大力防治,于1965年得到基本控制。但由于十年动乱中众所周知的原因,1973年疫情再次发生,1979~1981年间形成第二个流行高峰,随后在八十年代疫情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并且波及面较广。霍乱弧菌的血清主要为小川型和稻叶型。在我国的优势流行菌型分布上,1961年传入并引起流行的为小川1a,1964年后为小川1b,1978年稻叶1d传入后成为优势流行菌型,但近年一些地区又有变化[9]。霍乱的地理分布常以沿海、沿江的港口、城镇及口岸地区为主,如广东、广西、浙江、云南等[10、11、12];但内地、山区亦有发生[14]。就主要流行区广东、广西而言,近三十年来,广西地区曾有9年大小不同的流行,累计病例数近四千人。广西沿海地区如钦州、北海一带是广西霍乱的主要流行地区。从广西地区霍乱流行的整个历史过程来看,广西地区霍乱间歇期不具规律,而广东湛江地区及海南霍乱疫情散发或停息可能是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1961~1985年广东西部的湛? 厍牍阄餮睾5厍咔槌收喙兀仪罢叨院笳哂谢毓樽饔肹11]。但1987年北海、合浦、防城、钦州四市县发生一次较大流行,共发病1093例;据分析当时广东西部未发病而广西沿海已有流行。经广西区卫生防疫站证实是由于过境越南难民埃尔托霍乱带菌者引起的霍乱流行,主要流行菌型为稻叶3b,这是稻叶3b作为优势菌型在国内的首次出现[15]。但董氏则认为该次大流行尚不能排除是北部湾海域的海生动物作为疫源以及菌型变异所致[11]。广东省1990年霍乱发病数居全国之首;疫情主要分布在粤东的汕头市区和各县以及珠江三角洲的深圳、广州、东莞、珠海等7市11县;值得注意的是流行菌型变为小川1b型,预示流行趋势可能有新的转折[10]。 二、防制对策 通过切断传播途径为中心的综合性预防对策,霍乱是可以预防、控制的。被污染的水和食物都可以作为霍乱的媒介;污物、手指、床单或其他污染物品在霍乱传播中所起的作用被认为亦很重要(尤其是在居住过分拥挤和卫生极差时)[18]。因此,提供安全饮用水,做好粪便管理工作,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及卫生宣传教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