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和阿里巴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可·波罗和阿里巴巴

马可·波罗和阿里巴巴 《福布斯》杂志的封面故事这样描写马云: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可不要小看这个“顽童”的能量,是他张罗着举办互联网每年最大的盛会——西湖论剑;是他将每天收入100万元变成现实进而提出目标是每天交税100万元;是他融资8200万元,创造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最大私募;是他出尔反尔,从不看好C2C到号称花费1亿元投资淘宝网。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马云。      最大的进出口商   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期间,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译社,用业余时间接了一些外贸单位的翻译活。钱没挣到多少,倒是闯出了一点名气。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   结果是钱没要到一分,倒发现了一个“宝库”——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封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   噩梦般的讨债之旅结束了,马云灰溜溜地回到了杭州,身上只剩下1美元和一个疯狂的念头。马云的想法是,把中国企业的资料集中起来,快递到美国,由设计者做好网页向全世界发布,利润则来自向企业收取的费用。   马云相信“时不我待,舍我其谁”!找了个学自动化的“拍档”,加上妻子,一共三人,两万元启动资金,租了间房,就开始创业了。这就是马云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海博网络,产品叫做“中国黄页”。在早期的海外留学生当中,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上最早出现的以中国为主题的商业信息网站,正是“中国黄页”。所以国外媒体称马云为中国的。   1996年,马云的营业额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万!也就是这一年,互联网渐渐普及了。这时马云受到了外经贸部的注意。1997年,马云被邀请到北京,加盟外经贸部一个由联合国发起的项目——EDI中心,并参与开发外经贸部的官方站点以及后来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马云的B2B思路渐渐成熟:用为中小企业服务。而这也成为他后来搭建阿里巴巴平台时的一大优势,马云当时的目标是为进出口商建立一个交易信息平台,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出口商”。   1999年10月,马云私募到手第一笔天使投资500万美元,由高盛公司牵头,联合美国、亚洲、欧洲一流的基金公司,如Transpac Capital、Investor AB of Sweden、Technology Development Fund of Singapore的参与。此时,阿里巴巴刚成立仅半年多的时间。   很快,互联网进入了狂热期,IT风险投资界的大佬孙正义出现在北京,约了众多国内互联网企业的CEO面谈,其中包括王志东、张朝阳、丁磊等人。因来访的人太多,孙正义只给了每人20分钟时间。与众不同的是,马云欲擒故纵,说不缺钱。孙正义反而请他一定要去日本面谈,结果6分钟敲定了2500万美元的投资,包括软银、日本亚洲、富达、汇亚基金、TDF风险投资、瑞典投资等六家,其中软银为2000万美元。阿里巴巴管理团队仍绝对控股。   事实证明马云在商业模式和资本博弈上确有一手。到2001年初期,阿里巴巴拥有来自202个国家的42万个商人会员。欧洲很多商会都与他们签订协议,把阿里巴巴推荐给中小企业。美国商务部也重点推荐阿里巴巴给其用户。他们所开创的为商人与商人之间实现电子商务而服务的模式,被认为是符合亚洲,特别是符合中国发展特点的B2B模式。马云成为“中国最大进出口商”的目标实现了。当记者提及为什么当时要回杭州发展时,马云笑着说,江浙一带的进出口贸易相对发达一些,中小企业比较多,思想比较开放是我选择杭州的原因之一。在记者的穷追猛打下,马云才不好意思地告诉了记者第二个原因,呆在北京就是把自己暴露在对手面前,而回到杭州,他们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却能更详细的了解外界。   从创立到2001年12月27日,阿里巴巴成为全球首个达到100万注册会员的B2B电子商务网站,会员分布202个国家和地区,并每天以3000~4000名新会员的速度激增。   2001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宣布实现当月盈利一元。   与中国所有的互联网用户一样,当初他们都是免费会员,这些都是阿里巴巴的“立家之本”,如何建立更好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让商人真正受益于电子商务,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是马云所考虑的,同时也是阿里巴巴赢利的所在。   经过一次次的与客户交流、调查,阿里巴巴发现有87%的企业最担心的问题是诚信,庞大的企业会员队伍,每天都有两三千条信息滚动,找到合适的信息已不是问题,而如何在寻找信息的过程中解决诚信,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