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复习料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栽培学复习料2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作物产量(yield)是指单位面积作物产品器官的数量,包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生物产量(biological yield)是指作物在一定的生育阶段或全生育期内,单位面积所积累的干物质总量,即作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各器官干物质的总重量。 经济产量(economic)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一般所指的产量是经济产量。 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也称经济系数,是指作物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反映了作物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源(source)是指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同化物的供应。 库(sink)是指产品器官的容积和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作物群体(crop population)是指同一块地上的作物个体群,包括单作群体和复合群体两大类。 产量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 存在制约关系,因此要获得高产,必须使产量构成的各个因素在一个最佳的组合。 相互补偿作用,即后形成的产量因素可以补偿前期形成的产量因素的不足 源、库、流三者的关系: ①源是库形成和充实的物质基础,源充足可以促进库的发展,库大又能提高源的能力; ②库和源的大小对流的方向、速率、数量都有明显影响,起着“拉力”和“推力”的作用; 10、流的主要器官:叶、鞘、茎中的维管系统,其中同化运输的途径是韧皮部,韧皮部的薄壁组织是运输同化物的主要组织。 11、作物群体的自动调节:①在地上部分的植株是争取光合营养; ② 地下部分的根系争取水和矿质营养。 12、自动调节(self adjustment)是通过个体对变化着的环境条件的反应而发生的,包括植物对刺激的感受性、传递和反应。 13、作物的群体结构(population structure):组成这一群体的各个单株及总叶面积、总茎数、总根重在空间的分布和排列的动态情况。 14、影响作物群体结构及物质生产的因素: ①株型(plant type):植物体在空间的存在样式 适当密植、不倒伏、生物产量大、收获指数高 ②种植密度(planting density)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加成线性提高,达到一定密度时产量达到最大。 种植方式(planting way)是使田间个体配置得当,充分利用光能。 肥料 长好苗架是指苗期要施足基肥、早施速效追肥,促进早而快的出叶、发根和分枝,为中后期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蹲苗是指营养体茎叶生长过旺,就会削弱根系的发育,所以又要适当的控制水肥。 15、源的大小如何表示:源的大小由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和营养器官内贮存的物质含量三方面组成。 16、耕作制度(farming system):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种植制度+养地制度 17、种植制度(planting/cropping system):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空间配置、种植熟制、种植方式与种植顺序的综合体系。 18、养地制度(soil management system)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为目标的一系列技术体系。包括土壤培肥、土壤耕作、水土保持、农田防护和农田基本建设 。 19、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ve tillage)是指在一季作物之后地表残茬覆盖至少为30%,使土壤侵蚀控制约在50%的一种耕作和种植体系。包括:①免耕(no-tillage)制作物播种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以秸秆覆盖和除草剂代替土壤耕作在播种后和作物生育期间也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②少耕(minimum tillage)是指在常规耕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或全田间隔耕作,减少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③秸秆覆盖(residue coverage) 20、作物化学调控技术(crop chemical control):是指以应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为手段,调节和控制作物的生长发育。 21、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 or phytohormone):指在植物体内合成,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很低浓度就能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生理作用的活性物质,又称内源激素。 22、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 PGR):用化学方法合成和筛选的一些化学结构和生理特性与植物激素功能相似或相对抗的活性物质。 23、植物生长物质(plant growth substance):泛指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控作用的内源的和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24、植物生长促进剂 (plant growth promoter)是指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和延长的化合物,既促进营养器官的生长,又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①生长素类化合物:吲哚类、萘酸类、苯氧羧酸 ②赤霉素类化合物 ;③细胞素类化合物 ;④芸薹

文档评论(0)

ah822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