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读书笔记大二
1、厚重的历史,张扬的情怀
——读《白鹿原》有感
1997年,当陈忠实先生的长篇小说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时,我上小学二年级,对那些连在一起的大段大段的文字刚刚生出懵懵懂懂的爱好,也尚不知道,还有那么一本书,会让我爱不释手,回味数遍。
《白鹿原》辉煌问世19年之后,才出现在我的生命中,以一种大气磅礴的姿态,席卷了我22岁的整个夏天。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我担心自己的阅历太浅,无法碰触文章的精髓,也无法理解作者赋予这些铅字的灵魂,所以,我只好像儿时做阅读理解那般读了一遍又一遍。所幸,文科生的纤细敏锐也让我有了自己的收获。
初读《白鹿原》,看到的是渭河平原上白鹿两家人的恩怨纠纷,一个家庭的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
故事的主线是一只白鹿,它象征着美好、宁静,整个白鹿原的平静祥和全部依附于它,从白嘉轩看到它,到占地换有它,再到它从白鹿书院、白鹿村戏台飘走,白鹿原的乡党们享受过安逸富足,也经历了战乱、动荡,但人们心中无法磨灭的仍是那个崇尚道德,与世无争的白鹿原。巴尔扎克曾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陈老先生通过对这片黄土高原上地域民风的描写,折射出了从清末到建国初期整个中华民族的巨变。
我看到许多鲜活的人物,在看似简单,实则庞大的背景下,他们每一个都颇具特色、跃然纸上。白嘉轩自不必说,是整个故事的主角,他传奇的一生也由六娶六丧拉开了沉重的序幕。鹿子霖,和白嘉轩一样,是严重受封建思想影响的最后一批国人,但他目光短浅,喜占便宜,生活作风不检点,在他身上充分印证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俗语。鹿三,以打长工为生,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他代表着大多数白鹿原人,也代表了那个时代大多数的中国人。田小娥,这是一个封建思想禁锢下的牺牲品,是原上人鄙视的对象,死了之后则变成了邪恶势力的代表,她的一生无疑是悲剧的。还有白鹿两家的下一代,白孝文、百灵、黑娃、鹿兆鹏、鹿兆海,他们都接受了新式的教育,并且每一个都有各自的理想并都忠于自己的理想,为了新中国的出现而一直在奋斗,不管方法是对是错,他们的行为都激励着我们年轻的一代。
一遍之后,意犹未尽,仍有许多问题一知半解,歇了几日,又再度捧起书卷。每一次反复都会有新的认识和问题,于是又重复着翻开扉页的动作。在一次次的重复中,开始读懂这两个人物——朱先生与白嘉轩。他们都是坚持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朱先生是白鹿原中儒家思想的精神领袖,白嘉轩则是这种思想的主要实践者。
朱先生是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者,他能清醒地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以传承文明、拯治精神、安顿灵魂为己任,拒绝从政,拒绝为官,因此,讲学、治学便成了他生命的主旋律。饱受儒家文化侵染的朱先生推崇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信条,所以他又关心着白鹿书院的风风雨雨,关注着百姓生灵的疾苦盛衰。于是,他的生命经历中便有了只身却敌、禁种鸦片、赈灾济民等壮举。他那博大而磊落的胸襟和“铁肩担道义”式的豪气令人感佩不已。
人,当他想着完成心中的大事以了却心愿实现理想的时候,他就会把个人的利益乃至生命置之度外,无私而后无畏,无畏而后无挡,无挡而后成事,成事而后显示了人格力量,强大的人格力量又支撑了光彩夺目的形象。朱先生一身所完成的大小业绩正充分的映射出了他这种强大的人格力量。他不相信迷信,却能“算卦”,而“算卦”背后却是在总揽大局下对具体情况作客观分析和准确判断。他对剪发、放足的赞赏态度则冲出了传统文化的束缚,散发着开明思想、创新思想的芬芳,全然清除了陈腐之气。他宁可牺身白鹿书院也不愿意混迹官场,一方面体现了他异常高洁的品行,扬弃了儒家文化所倡导的“读书做官”的世俗信条;另一方面又与自我选择、自我定位、自我实现等颇具现代意味的观念息息相通。面对白孝文和鹿兆鹏的你死我活、国共两党及其党内的“窝里斗”,朱先生几乎是束手无策,内心充斥着无奈何悲凉,深感读书人的力量之微薄。所以在他的晚年,曾对黑娃说:我都不读书了,你还读什么书?能把读到的十分之一用到实际中去就很不错了。
在朱先生临近生命终点时,把老伴喊成妈。这貌似不经意的轻轻一笔,透出的却是彻骨的悲凉。陈忠实先生对朱先生似乎也满怀沉醉和赞赏之情,所以小说对朱先生“仙逝”做了真切而具体的描述。显然,作者把朱先生当成了白鹿的化身。
而白嘉轩,在他身上几乎承受着传统民族文化的全部负荷,这位识字不多、一生敬恭桑梓、服田力穑的族长,虽然没有从理论上系统地接受过儒家思想的教育,却把“仁、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