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陶渊明(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闲 话 陶 渊 明 课件:广元市实验中学 余晓 一、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 ,字 ,私谥“靖节”,世称 、 自称 。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 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潜 元亮 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 田园 为什么称“五柳先生”?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zēng)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思考:1.先生的“三大爱好”是什么? 2.第一段划线文字说明什么? 3.第二段划线处应补充的文字是什么? 答案 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 为人低调、生活简朴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二、家庭背景 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 三、志向 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 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回忆少年时代,满怀豪情壮志,想要超越四海,就像鸟儿一般,能够挥动翅膀,凌空高飞。 猛志:壮志。 逸:超越。 四海:犹天下。 骞:飞举的样子。 翮( hé ):羽翼。骞翮:振翅高飞。 翥(zhù助):飞翔。 意思是有超越四海的壮志,期望展翅高飞。 古代知识分子“儒道”的对立统一 儒家:积极进取。道家:清静无为。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们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 宋代的苏轼深受其影响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两人思想不尽相同:陶渊明从小就受外祖父孟嘉“冲淡自然”的影响,喜欢田园生活,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但家境的衰落才促使他追求功名,改变命运。 “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做官后,不满官场黑暗,毅然辞官归隐,完全断绝官场事务,入道胜过入儒。苏轼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如因“乌台诗案”遭贬后,道家的思想就占上风,虽然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但没有完全抛弃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理想。 陶渊明 苏轼 共同点 儒道思想影响 做官 改变命运 (消极) 建功立业 (积极) 归隐 不满官场黑暗,毅然辞官归隐(主动) 政治上遭受打压,半官半隐(被迫) 态度 与官场彻底决裂 (坚决) 从未抛弃理想 (心存幻想) 陶渊明的宦游生涯 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 《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29岁开始入仕,从此的13个年头,时官时隐,历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之类的小官。在彭泽县令任上仅85天,就辞官回家,躬耕陇亩,从此不再出仕。 二十九岁时,他出任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 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 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从都还家,于规林被大风所阻,有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对旧居的怀念。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此时他的心情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