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生物一轮对点训练23-1生态系统的结构aWord版含解析
[考法综述] 该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对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高考题中常常要求根据题干信息绘制出食物链和食物网或者以营养结构为中心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功能等,题目非常灵活。
命题法1 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
1.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乙是消费者,包括各种异养生物
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
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甲、乙和分解者的关系可以判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正确;异养生物中一部分是消费者,如大部分动物,一部分是分解者,如腐生细菌、真菌和少数动物,B错误;太阳能是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C正确;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正确。
【解题法】 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
(1)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如图所示,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D、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则A、B为消费者和分解者;再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D、C中指出箭头多的D为“生产者”,指入箭头多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2)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①判断生产者的主要依据是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化能合成细菌等。
②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
③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
命题法2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方法
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
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
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
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
答案 C
解析 此食物网中共含有8条食物链,故A错误;伯劳鸟和袋鼬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故B错误;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有6个营养级,如桉树→甲虫→蜘蛛→知更鸟→伯劳鸟→袋鼬,故C正确;甲虫的营养级虽比按树高,但体型小,故D错误。
【解题法】 根据数据表格构建食物链的技巧
(1)数据表格形式直接呈现(能量值)构建食物链(网)
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
营养级 A B C D Pg 15.9 870.7 0.9 141.0 所以根据能量多少和传递效率10%~20%可以确定食物链为B→D→A→C。
(2)数据表格形式间接呈现(重金属、DDT等浓度)构建食物链(网):如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如下表:
生物体 A B C D E 有机汞浓度(ppm) 0.05 7 0.51 68 0.39
由于生物富集现象,随着营养级的增加,有机汞浓度增加,表中A有机汞浓度最低,属于第一营养级,含能量也最多,C和E的有机汞浓度差不多,表明两者属于同一营养级,D有机汞浓度最高,属于最高营养级,含能量也最少,那么,最可能的食物网如右图所示。
命题法3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数量分析
3.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答案 D
解析 由上图可知,丙种群的有机物总量最多,应该是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所以上述4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乙种群数量增加,就要捕食更多的甲生物,因而甲生物的数量减少;随之丙的数量将增加,丁又是以乙为食,所以丁的数量随乙的增加而增加。
【解题法】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数量变化分析
(1)若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数量减少,整个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都会减少,简单记为:“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2)“天敌”一方减少,短时间内被捕食者数量会增加,但从长时间来看,会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简单记为:“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更稳定”。
(3)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这种生物数量的变化视具体食物链而定:“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大体遵循如下思路:
①生产者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消费者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②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当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同步专题6《光合作用》(人教版)(模拟).doc
- 2016届高三生物苏教版第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必修一42光合作用.doc
- 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3章第1单元光电效应光子说练习.doc
- 2016届高考地理 太阳光照图.doc
-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命题比赛试卷1(含答案).doc
- 2016届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doc
- 2016年全国高考冲刺+生物重要规律性关系及公式归纳.doc
-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电压电阻.doc
- 2016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测试技术试题(四)(教师版).doc
- 2016年中考复习力学光学练习.doc
最近下载
-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重理工资料库.pdf VIP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pptx VIP
- 会议组织与记录表格:会议组织与记录表.doc VIP
- 小学生沉迷手机的课件.pptx
- 森林资源资产清查核实与资料收集(具体版).doc VIP
-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2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pptx VIP
- 外教社2024悦读中国:德语听说实训教程 PPT课件Lektion 8_Leben und Unterhaltung.pptx VIP
- 公路桥梁巡检与养护工作方案.docx VIP
- 2024年CSPS提高级第二轮复赛试题.docx VIP
- 2023结核病临床诊疗技能选拔竞赛考试试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