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古代消费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古代消费思想

去奢从简:中国古代消费观溯源——从孔子、老子消费思想说起 去奢从简:中国古代消费观溯源——从孔子、老子消费思想说起 【作者简介】傅允生 浙江财经学院 杭州 310012 【内容提要】本文从孔子与老子的消费思想入手,对中国传统消费观作了考察。认为:孔子及儒家主张等级消费,体现了封建等级统治的要求;老子及道家提出无为消费,在下层民众中较有影响。同时,两者都倾向于黜奢崇俭,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社会消费的制约。 【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consuming point of view from the consuming thought of Con Zi andLao Zi. thinking that Con Zi and Confucianisms advocatinghierarchy consuming shows the demand of the ruling class; and the average consuming point of view put forward by Lao Zi andTaoism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among the common folks.Meanwhile both of them incliend to remove luxury and advocatesimplicity . It shows the restriction of the ancientChinese conomy developing level to the social consuming. 【关 键 词】消费观/等级制度/无为Consuming View/Hierarchy/Inaction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 F047.3 文献标识码 A   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中,对传统消费观的专题研究似不多见。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古代思想家对消费问题的系统论述较少;另一方面学术界对这方面的问题似缺少关注。其实,中国传统消费思想不但富有特色,而且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本文拟从孔子与老子的消费思想入手,对中国传统消费观的特色及其影响作一历史考察。   一   中国传统消费思想以儒家的等级消费观为主流,其代表人物为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维护等级制度,提倡道德教化。认为人有名分之分,社会有等级差别,名分、等级决定一个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利益和消费状况,并由此提出贵贱有序,贫富有差,消费有别的等级消费观。同时,他主张节用、宁俭,强调对消费行为进行必要的道德约束。   孔子消费观的核心是以礼的等级名分来规范社会成员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孔子重礼,认为礼是国家的纲纪,主张“为国以礼”。(注:《论语先进》)礼讲等级名分:“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注:《左传》宣公十二年.)孔子把其归结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注:《论语为政》.)在其主张的礼制下,社会成员依据各自的血缘宗法关系,形成贵贱有序的社会等级网络。政治上,“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注:《左传》桓公二年.);经济上,“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注:《国语晋语》.)由此可见,在消费上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阶层其政治地位与经济利益具有严格的等级差别。从礼的等级名分规定出发,孔子主张在消费上应该体现出尊卑之别。孔子在抨击鲁国执政季氏时说得明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注:《论语八佾》.)按礼的等级名分规定,八佾系天子的娱乐消费规格,季氏为大夫,只能享用四佾。以大夫的身份僭用八佾,违反了礼的等级消费规范,孔子因而很气愤,对季氏的行为十分不满。在孔子看来,是礼而不是经济条件决定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注:《论语学而》.)一个人即使富有,他的消费行为同样不能偏离礼的等级名分规定,其消费行为与方式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与此相应,孔子对“失礼”的消费行为也不赞成。“于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注:《论语八佾》.)在孔子看来,告祭祖庙时省去一头羊,虽说是节俭之举,但不符合礼的要求,不可取。对等级消费孔子是身体力行。“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注:《论语先进》.)颜渊与孔子有师生之情,孔鲤与孔子有父子之爱,即便如此,孔子认为

文档评论(0)

fRsPNcJbM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