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大巷探放水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轨道大巷探放水设计

轨道大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措施 第一节 目的、任务 为预防水患事故的发生,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建立“探测超前、预报准确、防治达效、管理到位”的防治水工作体系,落实防治水责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有采必探、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采取“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的综合探测手段,摸清矿井水文地质情况,严格执行“探掘分离”等井下探放水规定,防治水害事故发生; 特制定本探放水设计及措施。 第二节 矿井概况 一、矿井 山西灵石红杏元富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杏元富煤业)位于灵石县王禹乡赵家沟村西,行政区划属王禹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11°34′17″—111°36′55″,北纬:36°42′51″—36°45′38″。该矿有乡镇公路通往富家滩,富家滩有大运公路和南同蒲铁路通过。井田距南同蒲铁路约8km,距大运高速公路6km,距灵石县城25km,交通较为便利井田地处吕梁山东麓和太岳山西麓间,地貌属低山丘陵区,地表经长期风化剥蚀,沟谷纵横、梁峁连绵,梁垣坡地多黄土覆盖,局部沟谷有零星基岩裸露。井田地势总体为中部高南北低,其最高点位于井田西部边界处山梁,海拔1110.0m,最低处位于井田北东边界处沟谷中,海拔850.0m,最大相对高差260.0m。本井田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井田内较大的沟谷有杏圪塔沟、庙沟,仅为季节性河谷,雨季在沟谷中有短暂山洪通过,往南汇集于汾西县境内,最后流入汾河。1、区域主要含水岩组 按其含水介质可分如下四个类型: ①碳酸盐岩类含水岩组:本类型含水岩组包括寒武系——奥陶系中统的一套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等可溶岩,在东部、西部和北部大片出露,富含岩溶水,是区内最主要的含水层组。单位涌水量q=0.000436-0.14 L/s·m,渗透系数k=0.0021-0.3306m/d。为含水性小—含水性中等的含水层组。水质为HCO3·SO4—Ca·Mg型淡水,微硬,PH值为7.9。 ②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含水岩组:本类型含水岩组由上石炭系太原组砂岩、泥岩、煤层及几层石灰岩组成,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含层间岩溶裂隙水,富水性的强弱取决于岩溶与裂隙发育程度。一般在接近地表露头处岩溶裂隙发育,以岩溶含水为主,含水性较好。随石灰岩埋深的增加,岩溶裂隙发育程度减弱,逐渐以裂隙含水为主,含水性减弱。K2、K3为煤层的直接顶板,K4与下部煤层也很近,是各层煤的主要充水含水层,对矿井充水有重要意义。三层灰岩单位涌水量q=0.00037-1.734L/s·m, 渗透系数k=0.0036-6.92m/d, 属含水性小—含水性中等的含水层组。 ③碎屑岩类含水岩组:主要包括二叠系山西组及石盒子组的一套以陆相沉积为主的碎屑岩类,本类含水层以风化裂隙水为主,裂隙发育程度受岩性、深度和构造影响,裂隙水除少部分沿构造破碎带向深部运动外,其余排泄于地表沟谷之中。单位涌水量q=0.002-0.779L/s·m, 渗透系数k=0.0052-1.138m/d, 属含水性小—含水性中等的含水层组。 ④松散岩类含水岩组: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为区域主要含水层之一。其中较有意义的含水层为Q4,呈带状分布于汾河及其支流,含水层为透水性强的砾石层或砂层,其上下覆以粘土层,出露泉水较多,富水性因地而异,为农田灌溉及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第四系含水层据抽水试验q=0.091-2.94L/s·m, k=0.398-29.1m/d。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向地表水系排泄,有时也向基岩含水层排泄。 2、区域主要隔水层 ①中石炭统泥岩、铝土质泥岩隔水层 中石炭统泥岩、铝土质泥岩隔水层主要以泥岩、铝土质泥岩组成,分布于碳酸盐岩类含水岩与碎屑岩类含水岩之间,为其天然隔水层。 ②碎屑岩类层间隔水层 碎屑岩类层间隔水层以泥岩类塑性岩石组成,分布于各类含水层砂岩、灰岩之间,在垂向上使含、隔水层组合成平等复合结构,含隔水层处于分散间隔状态,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被其间的隔水层所隔,形成独立的含水体系,地表沟谷切割处常沿隔水层顶板出露泉水。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 大气降水、地表水虽然对矿坑充水影响不大;因井田内地势总体为中部高南北低,大气降雨沿东南向沟谷流出区外,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以井田中东部黄土梁分水岭为界,南部属道美沟上游支沟,北部属富家滩沟上游支沟,沟谷中平时干涸无水,仅在雨季有洪水流过,南经道美村、北经富家滩汇入汾河。井田具有良好的排洪泄水条件,大气降水仅有极小部分沿裂隙渗入地下转为地下水。 地下水主要为:井田位于郭庄泉域中部,属区域岩溶水径流区,深层地下水总体流向为由北向东南。二叠系砂岩孔隙水在裸露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一部分沿层面裂隙下渗补给下覆太原组砂岩、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一部分在基岩出露区以下降泉形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