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大山深处的女舵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大山深处的女舵手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周宁县玛坑乡首章村支部书记陈桂清—— 大山深处的女舵手 核心提示:作为一个女人,近二十年连续担任村民主任、支部书记,成了村里的女舵手;作为一个女人,她连续7年照顾偏瘫的公公,照顾着体弱多病的丈夫,将两个子女培养成人;作为一个女人,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省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市优秀村干、关心下一代个人、“三八红旗手”,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还被推选为省妇代会代表、县党代表、人大代表。 作为一个女人,近二十年连续担任村民主任、支部书记,成了村里的女舵手;作为一个女人,她连续7年照顾偏瘫的公公,照顾着体弱多病的丈夫,将两个子女培养成人;作为一个女人,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省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市优秀村干、关心下一代个人、“三八红旗手”,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还被推选为省妇代会代表、县党代表、人大代表。   她,就周宁县玛坑乡首章村支部书记陈桂清。   大年三十外出躲债   首章村距周宁县城50多公里,是全县最偏远的建制村之一,地处山坳,至上世纪90年代,基础设施几乎一片空白。   1993年,陈桂清被任命为村支部书记,乡党委的信任,群众期盼的目光,让陈桂清陡增不少压力。加强基础建设,首先要建一所学校,这成了摆在陈桂清眼前的一件大事。村里原来没有学校,孩子们只能到祠堂去上课,乡里的老师大多不愿来,即便来了也不安心工作,这种情况非改不可!在开了村两委会议及群众大会后,大伙决定建一所新学校。学校建设当时没有列入县里的项目,工程没铺底金,好在村民们踊跃捐款,很快捐了1万多元,在一阵准备工作后,1996年春天,首章小学开始动工了,陈桂清全身心投入到工程中去,她以老区建设的名义向县里各单位捐集资金,但即便是这样,到手的钱也很少。没钱的家不好当,工程只好全步实施,这样直到1999年,学校终于完工,但仍欠着工程队七八万元。那年大年三十,为了躲债,陈桂清和当时的村民主任郑仙根两人躲在临近的方广寺,直至过年鞭炮声响了才回家。   慢慢地,首章村通村道硬化、程控电话、闭路电视等都在陈桂清的手上逐步完成。由村村里耕地少,浇灌条件极差,2007年,陈桂清筹了7万多元,带领全村群众投工投劳,建成了一条3600米长的引水渠,彻底解决了村里长期缺水的困难。2006年,首章村被列为县里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为美化家园,陈桂清多方争取资金,在县老促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筹得45万元,平整并硬化了村广场,挖了3个大鱼塘,植上荷花,成了一道漂亮的风景。   生产发展了才是真正的新农村   所谓靠山吃山,1990年春天,那时还是首章村妇代会主任的陈桂清,就带领全村70多名妇女上山植树造林,当年植树300亩,如今,这片远近闻名的“三八”林,株高已达5米多,长得郁郁葱葱。在这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首章村植树成风,现该村林地面积达3600多亩,其中村集体的股份林1600亩。   茶叶是首章村的支柱产业,村里的600多亩“福云六号”是群众的“金饭碗”,1994年,陈桂清发动群众在村里办起了茶叶精制厂,年产干茶达到6000担,创利40多万,村里群众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首章成了远近闻名的茶叶专业村。但步入21世纪后特别是近几年,首章村的“福云六号”因为品种老化,价格低靡,群众收入锐减。2004年,村里部分群众试种了60亩铁观音,但缺管少收逐至荒芜。如何重振茶叶雄风,陈桂清决定借助该村在外能人的力量,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   2008年底,陈桂清同该村在外茶商一道,带着两位茶叶大户先后3次到安溪取经,然后回到村里办培训班,请来茶业局技术人员授课、做发展规划。周宁县茶叶局干部刘谦说,周宁的茶业专业村很多,但像陈桂清这样真正用心去做的不多。上年3月,首章村茶叶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对茶园实行采摘、施肥与用药“三统一”,设定最低保护价,请来安溪师傅负责生产,销路则由在外茶商负责,群众热情高涨。郑国顺、郑成恩等茶农收入大增,首章村妇女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采茶、捡茶梗、包装……茶叶生产季节,每位妇女一天至少可获得50元的收入。 在县老促进会的帮助下,首章村2008年仅试养3个鱼塘,收入1万多元。陈桂清说,下一步将余下2个鱼塘建好,准备招人承包养殖,这样一来村里既少了管理的麻烦,又能让专业人员把鱼养好,而村集体则每年获取固定的收入。 让每家每户都安居乐业   首章村民房大部分是土房,其中有10多位五保户,每次在台风暴雨来临之时,陈桂清都要将他们从危房里动员转移出来,但长久下去肯定不行,如何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陈桂清准备在村里建个福利楼,她将此想法与乡、县以及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得到了他们的支持。2008年11月,福利楼正式动工建设,全村群众纷纷投入到建设中来,68天后,福利楼建好,全村12位受灾五保户迁入自己的新居。今年88岁的郑仙助老人高兴

文档评论(0)

BxAUKBPn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