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重阳节的习俗 (共4篇)
陕西重阳节的习俗 (共4篇)
陕西重阳节的习俗陕西在传统佳节重阳节的时候,有当地特色的习俗,他们亲友之间会以菊花、菊糕为礼物相互馈赠。士子之间则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陕北的重阳节一样有着自己的特色,在重阳节的时候,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2楼回目录陕西的重阳节习俗陕西重阳节的习俗 | 2016-09-26 16:17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九是阳的意思,两个阳合在一起,就叫“重阳”。重阳节有登高、旅游、插茱萸、饮菊花酒、送花糕等风俗。据《续齐谐记》中记载:东汉年间,汝南(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桓景,跟随方土费长房学道术。有一天,费长房告诫他说:“九月九日将有大祸临头,你可让家人佩戴一只装有茱萸的红色袋子,登高处、饮菊花酒,便可以躲过。”桓景照办了。晚上回家一看,家中的鸡、猪、狗均已暴死,认为是家畜代人受了祸。从此,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的风俗,就盛行开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诸兄弟》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见,在唐代这种风俗。已遍及民间。送“花糕”、“曲连” 节日前,娘家给出嫁的女儿送“花糕”(馍)或“曲连”。“花糕”和“曲连”都是用上等麦面粉制成的。不同的是用锅蒸的叫“花糕”,用鏊烤烙的叫“曲连”。糕,一般是圆形或椭圆形,由底向上共三至五层乃至七层,逐渐升高。糕者谐音高,步步高升之意。每层周围都涂制花朵,糕顶更是百花盛开,争奇斗艳。这样的花馍就叫做“花糕”。“曲连”是烙制成的糕,花样多,如玉环、镰刀、斧头等,曲曲弯弯连结在一起,所以叫做“曲连”。“花糕”和“曲连”的送法,首先是一个大型的“花糕”或“曲连”,再配带几个小“花糕”或小“曲连”。送双不送单(大者主糕除外),一般有一个儿女的,送二至四个小“花糕”(曲连)。有两个儿女的,送四至八个小“花糕”(曲连)。小“花糕”名为“要糕”,是送给小孩玩耍的食品。如果是新出嫁的女儿,在未生下儿女以前,一般只送大花糕,而不送“耍糕”。插茱萸、饮菊花酒 陕西广大农村,重阳节这天,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插上青翠的茱萸,并且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这已是几千来一直奉行的传统风俗。家中合饮菊花酒,特别是老年人喜欢喝茱萸酒,已成为节日的传统饮料。重阳节饮菊花酒,是健身的需要。因为菊花是凉性,菊花酒味芳香,有祛风、降火的作用,还可治疗头昏目眩等症状。所以重阳节饮菊花酒的风俗,至今盛行不衰。重阳节采摘茱萸,亲朋互送,已成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是节前互送茱萸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或有人直接把茱萸插在被送人的大门上,以示节日的祝贺。茱萸是一种药用植物,能温补肝肾,固精止汗,主治腰酸腿疼、阳萎遗精等症。茱萸的叶子,也叫艾叶,可以用作火罐治疗。所以重阳节赠送茱萸,是一件对人体有益的活动。登高、旅游 登高、旅游是重阳节一件有意义的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是受桓景跟随费长房学道术的影响,尔后,每年重阳节都有很多人,尤以老年人居多,佩戴装有茱萸的红袋子,并携带菊花酒(或茱萸酒)、各种干粮,到附近的高山或高处地带,远游观光,吃野餐、饮菊花酒或茱萸酒,畅谈《孟嘉落帽》和《白衣送酒》等佳话传说。近年来,重阳节登高、旅游的风俗,似有较广泛地发展,有开展旅游观光活动的和秋季体育活动的,有马拉松赛跑活动等。雁塔登高 重阳节这天,一些文人学士及群众,喜欢登大雁塔,观看长安城及郊区风光,并想“在此一游,以作纪念。”这种风俗活动在唐代就很盛行,以后沿习成风。唐代长安人于每年重阳节,携酒扶杖,联袂出城,登大雁塔眺远,吟诗弄墨。如天宝十一年(752)诗人岑参登大雁塔吟诗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官。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月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近代的西安人也有承袭古风。在重阳节登大雁塔望远的习惯。登乐将原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远在唐代就很盛行。当时,西安附近的白鹿原、神禾原、少陵原等地,都是重阳节前后人们乐游的地方。位于长安城东南方向的乐游原,更是人们来来往往,竞相攀高之处。李商隐的《乐游原》诗中写道:“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近代人在西安东南高原处,开辟的旅游点很多,如翠华山、鲸鱼沟等,不仅是重阳节登高之地,而且也是驰名省内的风景区,春季、夏季游览的人更多。节日饮食 重阳节,一般喝茱萸酒或菊花酒,炒菜待客。主食吃臊子面、花糕馍。讲究的人家还做好多菜,摆宴席,隆重过节。陕西南部的佛坪一带,每逢重阳有食糍耙的习俗,或用新收玉米磨成浆糊,放进核桃仁蒸成玉米浆巴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煤矿安全规程新旧修改条款对照学习课件.pptx
- 第一章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后作业题— 高一化学上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ZY_T 001.8-1994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pdf
- 2024年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复赛)备考试题库(简答、案例分析题).docx VIP
- 押礼先生交礼时的讲话雅词集锦.docx VIP
- 佳能微单eos m3使用说明书-新.pdf VIP
-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首都师范)中国大学MOOC慕课 客观题答案.pdf VIP
-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品管圈PDCA参赛作品-血透中心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合格率医院品质管理案例(1).pptx
- 《东莞市普洱茶干仓仓贮技术规范》.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