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萧山农民观念变的调研报告.doc

改革开放萧山农民观念变的调研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改革开放萧山农民观念变的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30年萧山农民观念转变的调研报告 经济管理073班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萧山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的思想观念,尤其在婚姻、生育、教育、就业等诸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农民新观念形成,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推进了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字:改革开放;农村;观念 一. 前言 (一) 调研的目的:作为全国百强县浙江第一的萧山,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诞生了万向,传化,开元等一批知名企业,由几十年前一个农业大县转变为一个工业重区,同时在改革开放30年间尤其是各乡镇农村的人民观念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二) 调研的时间地点及对象:8月2日,在萧山瓜沥镇外婆家附近乡村找寻了几户农家作为萧山东片沙地人代表进行询问与记录 二. 调研的内容 (一) 婚姻观念 20世纪80年代,农村青年男女择偶,男方要求女方有一定的文化,最好是在社队企业工作。农活、手艺较好的,会缝纫的姑娘最受欢迎。女方要求男方在社队企业工作或有手艺,希望能找个吃供应粮的居民小伙。男女择偶一般都在同组、同村、同镇找,婚姻圈一般在15~25千米之间。90年代,家庭条件较好的农村男青年择偶学历要求提高,要求女方有初、高中毕业的文化,工作、家境条件互相般配,多选择本地姑娘;家境差的,身体残的,则找外地条件较差的姑娘。女青年择偶,一讲知识和技艺,没有文化、没有专长的男青年被选余地小;二讲门第,干部和厂长、经理的子弟,姑娘关注多;三讲工作,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是首选;四讲身材和人品。婚圈范围基本不变。20世纪末始,农村择偶双方自由恋爱、自主终身的意识增强,不再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束缚。同时,择偶的户籍观念弱化,城镇姑娘和小伙不再被农村青年看好,找个农村对象有地承包,收入稳当;找个城里对象,容易失业下岗,且城里人娇嫩,不比农村青年吃苦耐劳。双方年龄相近不再是姑娘择偶的基本条件,“老夫少妻”的现象已不少见。时,外地姑娘、小伙大批进入萧山,有的与萧山农村的大龄未婚青年结上连理,婚圈范围扩大到天南地北,多少年来存在的大龄青年结婚难问题得到解决。由于姻亲等方面关系,萧山的少数民族从1990年的18个增加到2000年的46个,少数民族的人口从1990年的1942人增加到2000年的8305人,既引进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又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二) 生育观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计划生育工作仍是农村最难做的工作之一,也是农村干部与群众关系的“热点”问题之一。多数农民仍认为“生一个太少,生两个刚好;生男孩最好,生女孩亦好。”90年代中后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农村独女户的社会保障政策逐渐落实,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推进,农村重体力劳动减少,农村“养儿防老”观念逐渐淡化。同时,养育负担重、教育费用昂贵和就业竞争激烈,也使农村青年夫妇感到压力,觉得还是养得少些、精些,培养得好些、强些,集中财力和精力管好一个,为升学和就业打好基础,因而计划生育成了育龄妇女的自觉行动。萧山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0年的9.2‰下降到2004年4.29‰,人口出生率从1990年的15.3‰下降到9.46‰,人口的增长和社会发展相和谐。 (三) 教育观念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多数农民(特别是沙地区农民)感到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无文化、少知识要吃亏,因而对子女的文化教育逐渐重视,但一般只要求子女高中毕业,符合工厂招工条件就行。90年代,城乡劳动力就业压力骤增,农民对子女的文化教育尤是学校教育更为重视,对教育的投资大幅增加。中青年父母把教育作为日常谈资。一些经济较好或子女上进心强的家庭,则注重寻名师、名校,甚至不惜化巨资到“贵族”学校住校读书。90年代中后期,萧山农民供子女上学大有“千军共挤独木桥”,“毕其一生供一人”之势,出现低收入家庭子女上镇(集镇)、中收入家庭子女上城(县城、省城)、高收入家庭子女出国求学的情况。农民文化教育费用,1985年人均7.89元,占全年人均消费支出(下同)3.06%,到了2000年,人均393.00元,占7.15%。2004年人均727.20元,占10.14%。一些有积蓄或有实力的家庭,到集镇和萧山城区甚至到杭州、上海买房,为子女在城镇求学创造安居条件。有的家庭,母亲、祖母或外祖父母离开农村到城镇居住,照顾子女、孙辈生活或进行辅导。每到节假日,城镇中、小学校门前,接子女回家的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汽车排起了长龙,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姑姨母、保姆齐上阵,道路被人车堵塞。90年代起,农村自学之风盛起,农民读电大、函大、夜大、农业广播学校的人员不断增加,许多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