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资料 治疗四例栓塞性脉管炎的成效介绍.docVIP

1958年资料 治疗四例栓塞性脉管炎的成效介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58年资料 治疗四例栓塞性脉管炎的成效介绍

1958年资料1 治疗四例栓塞性脉管炎的成效介绍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治疗四例栓塞性脉管炎的成效介绍 赵鸣皋   栓塞性脉管炎,(又名闭塞性动脉内膜炎,闭塞性血栓脉管病,自发性或早老性坏疽)中医命名是“十指零落”“脱骨疽”“手足脱疽”。本病主要是侵犯末梢动脉,有时对称性发生于四肢,但最多侵犯是胫动脉和股动脉,以及心脏冠状动脉;其他动脉侵犯较少。本病患者主要是在二十至四十五岁的男子居多,尤其是经常受潮湿,冻伤以及吸烟者均与发病有关。另外有风湿性心脏办膜病,使赘生物脱落亦可引起末梢血管的栓塞。此病除动脉发生病变外,静脉亦可能发生病变,这就是所谓移动性血栓静脉炎。栓塞性脉管炎的病变最常见于下肢、开始有显著阵发性疼痛,发现绀色(间歇跛行),尤以运动后绀色及疼痛更甚,最后在趾端引起进行性糜烂,迅速发展成坏疽。趾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等萎缩及搏动消失,以及患肢发凉。患者经常自觉灼疼,刺疼及搔痒感,以致精神烦燥不安,使患者发生难予忍受的一种痛苦。   我院自开院一年以来,在门诊所见此病例很少,从本年2月至8月共经治四例,在四例的治法中:两例是以“温散利湿”法,一例是以“清散利湿”法,另一例系用“四妙勇安汤”(沧专人民医院处方)。三种治疗,其结果都收到较满意的疗效。兹就四例的治法来说明祖国医学的“医门八法”“辩证施治”是在医疗知识统一地在一个整体观念中发挥的,因此,中医利用“气血”相对的名词结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分析临床症候的异同,作为诊断治疗的准则,而在相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治法,所 收到的疗效是一致的。我院经治四例患者均由各大医院转来的,因病例太少,经验不足,仅提供医界同仁研究参考。   病例介绍一、(摘录四六七“空军”医院住院病历)   患者阎××,男性,三十二岁,山东德州人,现职军人。于一九五六年元月因右足疼痛一年余而入四六七医院住院治疗,同年四月治愈出院。出院后因工作忙不能多得休息,右足及腿复发疼痛,于同年六月再次入院。   现症状:右腿疼痛尤其是走不平道路或碰着硬物时加剧,平时站立数分钟痛性即增加,同时踝关节以下发紫,左侧小腿酸疼。既往无可记载。   检查:体温36℃,脉搏60次/分,呼吸15次/分血压118/76毫米汞柱。一般营养尚佳,精神正常合作,头、颈未见异常改变,胸部对称,呼吸音及心律正常,腹部及会阴部亦无异常发现。外科检查:两下肢稍不对称,右侧小腿肌肉萎缩,两腿肌肉松弛,右踝关节以下压痛明显,肤色改变,患肢高位时趾间发紫,表面静脉怒张,足背动脉搏动不明显,局部温度改变,反射左侧膝,跟,蹠稍迟钝,右侧反射正常。血液常规检查除淋巴球增高45%外,均在正常范围,血小板16万至20万1mm3。出血时间1分钟,凝血时间5分钟。康氏反应(一)。二便化验均正常。胸部透视正常,患肢照相未发现骨质病变。印象:脉管炎。在住院期间曾经过较长期的各种疗法,未收到显著效果,即去北京协和医院检查,同意栓塞性脉管炎的诊断。处理意见是姑息疗法,对症疗法,或手术治疗等。患者无治疗信心,仍回四六七医院。于1957年3月16日,转入我院门诊治疗。病历号9970。体温36.4℃,脉象沉细而迟,右下肢肿胀疼痛,足背压痛明显,踝关节以下肤色发紫,足背动脉(趺阳脉)搏不明显,左下肢酸疼,不能行动。印象:   “脱骨疽”。查体温不高、缘其脉象沉细而迟,系重受寒湿所致,宜温散利湿法。   处方:麻黄五钱、浮萍八钱、附子四钱、干姜三钱、桂枝三钱、土苓五钱、萆薢四钱、丹皮三钱。二剂水煎服。   3月18日第二诊,体温正常,脉象沉迟,患者自觉疼痛稍减。   处方:附子五钱、桂枝三钱、怀牛膝四钱、土苓六钱、萆薢四钱、丹皮三钱、浮萍五钱、麻黄二钱。二剂水煎服。   三月二十日第三诊,体温脉象如前,患者自觉痛苦大减,患肢肿胀疼痛松解,肤色逐渐转正,行动自如,但不能过久,可以步行三华里自来门诊就医。   处方:附子七钱、桂枝四钱、油桂三钱、干姜三钱、丹皮三钱、土苓七钱、怀牛膝四钱、三稜三钱、文术三钱。二剂水煎服。   以后照上方加减当归,红花,首乌,黄茂,元参。附子加到二两止,共治三个月左右,基本痊愈停止治疗,行动过久时稍有疼痛感觉,现仍继续观察。病例介绍二、(摘录四六七“空军”医院住院病历)   患者徐××,男性,23岁,黑龙江人,现职军人。于1957年元月因右足疼痛一年零八个月而入四六七医院住院治疗。入院确诊后,因家中有事治疗未果而去。于同年3月16日病势增剧再次入院。   现症状:于1955年3一4月右足蹠痛,同年8月开始浮肿,行动时痛性加剧,直到现在每当急行时疼痛增加并发肿胀。既往:足蹠有种子骨曾作过手术,

文档评论(0)

ah822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