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炼字炼句语言讲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 3、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 说法吗?为什么? 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5、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 述理由。 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注意: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 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 谈,要回归原诗,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1)炼动词 (2)炼形容词 (3)炼叠词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动词的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化静为动/使画面富有动态感地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形容词的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点出事物的特征/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强调突出了事物的 特征,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 1、准确找出诗眼,指出手法,并准确点明该词体现出的诗歌的情感主旨。 2、结合全诗,逐句/逐联分析这一情感的体现。 3、点明该诗眼在诗句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 【步骤分析】 从整首诗歌来看,诗眼可能是某一诗句,也可能是某一个字或词。 一、如果是某一诗句,它们一般是: 1、全诗的主旨所在的诗句。 2、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 3、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尤其是精炼的动词和形容词所在的诗句。 二、如果是在某一诗句中的诗眼,它们一般是: 1、“句中眼”即最精炼生动的一个字词,多指运用了修辞手法或活用了的字词。 2、对后世文学作品影响极大的一个字,尤其是点石成金的动词。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雁引愁心去”好。 ①“引”为有意带走,②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③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④两个动词的运用,互相映衬,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诗歌的情感更为丰富。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想象更奇特,更新颖,与后一句对仗映衬,更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 。(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 (步骤三) (步骤二) (步骤一) 1、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含糊。 2、推究认可字词的好处。 3、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注: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不足) 课堂小结 定向赏析型 自主赏析型(诗眼:一字统领全诗型) 比较赏析型 { 动词 形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