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海缆铺设的故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条海缆铺设的故事

第一条海缆铺设的故事19世纪的第一条越洋电缆是怎么铺设的?毕竟那时候的科学技术还不像今天这么发达。茨威格在他的历史特写集《人类群星闪耀时》中,专门用《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这一节讲述了美国实业家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Cyrus West Field)是如何历经千辛万苦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越洋电缆的铺设的。19世纪古塔胶的出现,使得电报电缆穿越海洋的构想具备了变为现实的条件。被古塔胶包裹的金属电线可以布设在海底,电流在其中畅行无阻,而不会被海水耗散。工程师布雷特(John Watkins Brett)在英吉利海峡铺设了第一条海底电缆,但是一位渔民误以为找到了大鱼而把电缆从海底拽出。1851年,布雷特进行了第二次铺设,终于成功,英国和欧洲大陆成功的连接在了一起。人们把目光转向北美大陆,能不能把北美与欧洲连接起来呢?当时,人们不知道电的更多特性,对电的应用还处在童年阶段;人们也不知道大西洋有多深,不知道海底地貌到底是什么样的;假设电缆能铺好,人们也不知道电传输功率够不够传播如此远的距离。连电报的发明者莫尔斯本人,也认为跨大西洋的海底电报电缆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冒险。1854年,英国工程师吉斯博恩纳负责铺设从纽约到纽芬兰的海底电缆,但项目资金出现了问题,于是他到纽约寻求投资人的帮助。在那里,他结识了美国富豪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菲尔德很年轻,但是很富有,事业顺风顺水,旺盛的冒险精神找不到寄托。虽然他不懂什么专业技术,但类似于今天的投资人,他敏锐的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未来。在给纽约-纽芬兰海底电缆投资后,他立刻全身心的投入到跨大西洋海底电缆的宏伟工程中。菲尔德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热情和精力推动这项事业,他迅速与业界专家、政府、金融界建立了联系,在技术、法律、投资等环节步步跟进。在英国,短短几天就募集到了35万英镑的投资,其中还包括拜伦夫人这样的文化界名流。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技术的发展会让自己的投资得到回报。越洋电缆就是那个年代的微软、谷歌和苹果,菲尔德就是那个年代的盖茨、佩奇和乔布斯。从技术上说,跨英吉利海峡电缆和跨大西洋电缆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铺设英吉利海峡电缆,风平浪静的一天就足够了。而跨越大西洋,当时的轮船差不多要航行三个多星期。不算铺设机械,单是整条跨洋电缆的重量就远远超过当时任何一条船舶的载重量。英国政府为菲尔德提供了皇家海军最大的战舰之一“阿伽门农”号(HMS Agamemnon),而美国政府提供了排水量五千吨的战舰“尼亚加拉”号(USS Niagara)。这两艘当时最大吨位等级的舰船经过特殊改装,才各自能装下跨洋电缆的一半。位于海底的越洋电缆,必须非常结实,不能断裂,但同时,又必须非常柔软,否则很难铺设。另一方面,它的工艺必须十分精密,否则,一点点瑕疵就可能导致电信号的不稳定和中断。好几家工厂夜以继日的生产着这种海底电缆。菲尔德的越洋电缆这项伟大工程,是当时全世界的报纸头条。1857年8月5日,菲尔德的铺设船队从爱尔兰起航,包括莫尔斯在内的业界专家都在船上,实时监测铺设情况。“尼亚加拉”号像蜘蛛吐线一样,一边小心翼翼的缓缓向前移动,一边在后面用绞盘留下那根越洋电缆。电缆的一头固定在爱尔兰,船上的专家时刻与爱尔兰的陆地保持联系,以确保电缆没有断裂。8月11日晚上,在成功铺设355海里后,事故发生了。绞盘发生故障,已经铺设的电缆像断线的风筝一样全掉进了海里。当时还没有合适的潜水技术,根本无法把掉进海底的线头重新拉上来。第一次尝试宣告失败。菲尔德损失了355海里的电缆外加十万英镑的投资。由于大西洋的气候原因,第二次尝试只能等到第二年夏天风平浪静的时候。1858年6月10日,菲尔德的船队第二次出发。船队计划先航行到大西洋中央,将电缆的两半接起来,然后兵分两路,分别向欧洲和北美两个方向铺设。结果在到达大洋中间的预定接头地点之前,船队就遇上了暴风雨。“阿伽门农”号上装载着巨大的电缆,而且由于铺设的需要,船体的重量分布很不均匀。“阿伽门农”号在大洋深处的暴风雨中濒临覆灭。大家已经开始考虑要把电缆扔进海里,以求保住性命。但是船长拒绝了。万幸的是,“阿伽门农”逃过一劫,死里逃生,顺利到达预定地点。可惜的是,经过这次风暴的颠簸,大量的电缆被碰撞、挂擦,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铺设了200多海里后,电缆两端就再也不能互通信号了,这200多海里的电缆变成了废铁,第二次尝试又宣告失败。这次失败动摇了绝大多数投资商的信心,很多人要求菲尔德变卖剩下的电缆,弥补他们的损失。当时的媒体也一片哗然,到处都是质疑的声音。但菲尔德不为所动,一定要再试一次。1858年7月17日,船队静悄悄的再次起航,这一次,没有媒体报道,也没有名流到场。菲尔德和他的事业已经被全世界遗忘。7月28日,“阿伽门农”和“尼亚加拉”在大西洋中部成功接头,开始越洋电缆的铺设。两艘船上的各一半电缆对

文档评论(0)

sa74g0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