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doc

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

2010~2014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专题2 近代中国 .(201·江苏单科,分)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鸦片战争。依据“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可知,该条约还未签订,因此C项错误。由谕旨中道光帝准许厦门、宁波、上海等地贸易,说明颁发于鸦片战争期间,故A项错误。依据“香港仍坚持‘赏借’”,可知道光帝的天朝上国思想浓重,但并不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故B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B .(201·重庆文综,分)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解析:材料中李鸿章强调只有轮船开到重庆,英国商民才能到重庆经商、居住,而当时长江的通航条件极差,轮船很难到达重庆,因而他是借故拖延重庆对外通商,D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与史实不符;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李鸿章的做法不是变相的同意,而是借故拖延,B项错误。答案:D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4分)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意在考查考生正确、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在国外设立领事馆,是近代外交的重要特征。清政府此举实际上顺应了国际外交发展的趋势,走向近代外交,所以C项符合题意。清政府的这一做法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并不是制度性的改变,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D两项叙述错误,应排除。答案:C .(2013浙江文综,4分)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列强通过侵华攫取的特权,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体现了“利益均沾”原则,由此可判断此言论针对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直接涉及司法问题、居住及租地权和“门户开放”政策,A、C、D三项错误。答案:B .(2013北京文综,4分)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解析:本题考查《天津条约》,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历史事实的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美国参与签订了《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可以驶进中国长江各口岸,据此可知D项正确。美国没有直接参战,未获得军费赔偿,A项错误;《辛丑条约》规定在北京设立使馆界,B项错误;《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C项错误。答案:D .(2012北京文综,4分)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解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已获得“最惠国待遇”,排除A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总理衙门成立于1861年,D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于是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就决定采取武力解决问题。故选B项。 答案:B .(2011福建文综,4分)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前列强大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