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25《有的人》教案上海五四制版
《有的人》教学设计
?? ——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 教学目的
?? 1·把握这首诗运用对比抒发感受的写法,体会哲理性议论的作用。
?? 2·了解诗歌语言的一般特点。
?? 3·认识本诗所表达的活与死的辩证关系,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 教学要求
?? 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2·通过读,理解诗的深刻哲理。
?? 3·把较难懂的内容(第三、第六、第七节)讲清楚,讲透彻。
?? 教学重点
?? 1·理解对比的写法。 2·体会用诗讲道理。 ?? 教学难点 1·“有的人指哪些人? ?? (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诗作的侧重点是歌颂鲁迅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两句诗该怎样理解?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躯壳活着,他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 3·为什么说“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为什么说“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荡涤旧社会的黑暗、腐朽,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一旦革命蓬勃发展起来,野草就会萌生,到处是一片青绿。)
?? 课时安排 第1、2课时: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后题。 第3、4课时:理解对比的写法,和本诗蕴含哲理。
?? 板书设计
??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 (第1节) (第2、3、4节) (第5、6、7节)
?? 人生意义 对人民的态度 人民给予他们的结局
?? (对比) (对比) (对比)
??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二、作家简介
?? 臧克家,生于1905年,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最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一直受到人民的喜爱和欢迎。
?? 1949年全国解放后,藏克家由香港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三、解题
?? “有的人”这个题目包含了诗中所写的两种人:即作者歌颂、赞美的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作者揭露、批判的是一切反动派。联系诗的副标题,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以歌颂、赞美为主旋律的。这苜诗主要采用对比的写法,也就是把揭露和批判作为歌颂与赞美的一种反衬,在鲜明的对比中,抒发作者的感情。
?? 四、导入
?? 人都有生和死。对待生和死,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活着的人,有的活得崇高、伟大;有的活得无耻、卑微。在死的间题上,毛主席曾经指出:“有的重于泰山,有的 轻于鸿毛。”(举例说明)
?? 《有的人》这首诗以形象、凝练、通俗的语言写了对于生和死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的态度和表现,抒发了作者由此而发的感受,以此来纪念鲁迅以及以鲁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 五、通读课文
?? 1·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 2·理解课后题一: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说说这两句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 “死”字的不同含义。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躯壳活着,它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 (第一个 “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一个 “死”宇却表达了作者的惋惜的怀念之情,第二个 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 活宇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 3·体会:“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得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 (一个骑宇,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凶暴的本质;啊,我多伟大!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申干、自我吹嘘的丑态,对反动派迸行有力的讽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课》教案苏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枣核》同步练习苏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枣核》教案苏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蚂蚁》同步练习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蚂蚁》教案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鄂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上海五四制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苏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0《静默草原》课件北师大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7《孔孟论学习》课件北师大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25《有的人》课件上海五四制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一个少年的笔记》同步练习(无答案)鄂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8《借书不还,天打雷劈》课件北师大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一个少年的笔记》教案鄂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借书不还,天打雷劈》同步练习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创造学思想录》同步练习(无答案)鄂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创造学思想录》教案鄂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选举风波》课件语文版.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