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言 自然地理学为资源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以地球为对象,了解自然地理要素对资源环境形成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为城乡规划依据。 自然地理学课程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气象学与气候学 第二部分:地貌 第三部分:土壤与植物 主要参考书: [1] 吴正.《地貌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9 [2] 高抒,张捷.《现代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 [3] 周泽松.《水文与地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4] 梁成华.《地质与地貌学》,农业出版社,2002 [5] 王 建.《现代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伍光和,王乃昂,胡双熙等.《自然地理学》第四版,高等 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 [7] 夏正楷.《第四纪环境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教学要求 1、对课本内容的增与删 2、笔记 3、作业和考试 4、课堂纪律(点名、手机、讲话等) 5、教与学的交流(ptusjr@163.com),天空教室 第一章 地貌成因及其基本类型 地貌:指地球表面由内外动力作用塑造形成的外貌或形态 具有不同规模--形态单元 大陆--分为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等次一级的形态单元 山地--分为冲沟,河谷等小级别的形态单元 海洋--分为大洋盆地,大洋中脊,海沟和岛弧等 地貌是在不断变化的,地貌的变化发展受地质构造、外营力和时间三个因素的影响 不同成因的地貌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第一节 地貌的基本类型 一、山地及其山地的基本类型 1、山地:是指海拔500米、相对高度200米以上的陆地。山 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一般多呈脉状分布,有的彼此 平行,有的相互重叠 2、山地的基本类型 (1)山地类型划分主要依据以下两个指标划分为: 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2)、山地组成 山岭:长条状的山体 山脉:是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 山系:有成因联系并按一定延伸方向,规模巨大的一组山脉 的综合体 如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包括了 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 安第斯山脉 3、丘陵:海拔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 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 丘陵一般位于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度地貌类型 二、平原及其平原的基本类型 平原:指一种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类型 ①根据海拔高度分为: 低平原:指海拔高度﹤200米的平原 高平原:指海拔高度200-500米的平原 高原:海拔高度﹥500米高出周边的平台 盆地:四周被山地包围的平原 ②根据成因,分为: 堆积平原 剥蚀平原 第二节 地貌的成因 地貌是地球内外动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外貌,影响地貌形成的动力因素有: 一、内营力作用 1、构造活动 (1)板块运动--形成地球上最大一级地貌形态单元。如大 陆与大洋在陆地和海洋由于板块运动,又形成次一级 地貌形态单元,如高原、盆地、平原;山脉山系 (2)褶皱、断裂活动 褶皱--褶皱山脉 断裂—断陷地貌、断块山地、掀斜地貌 构造活动奠定了地貌的骨架,是关键因素 2、火山活动 火山活动—高原,如印度的德干高原;火山锥、熔岩地貌 3、岩性: 坚硬岩石--如石英岩、石英砂岩、砾岩常形成山岭和峭壁; 松软岩石如泥灰岩、页岩常形成低丘、缓岗;碳 酸盐常形成喀斯特地貌 内营力特点是使地表起伏加大 二、外营力作用 外营力指地球外作用力。外营力的因素很多,如流水、气候、宇宙射线、人类活动,外营力特点是使地表起伏变小 1、气候--如高纬和高寒气候—冰川冰缘作用—冰川地貌和冰缘地貌;温湿气候——流水作用——流水地貌 2、流水—是外营力最活耀的因素之一,它不断侵蚀、堆积,使高地、洼地变平原 3、人类活动--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如破坏植被加速地表侵蚀等;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如修筑梯田使平滑山坡变成阶状结构 * * * * 普通地理学(二) ------地 貌 部 分 喜马拉雅山脉 青藏高原 ﹤100-500 浅切割低山 500-1000 中等切割低山 500-1000 低山 100-500 浅切割中山 500-1000 中等切割中山 ﹥1000 深切割中山 1000-3500 中山 100-500 浅切割高山 500-1000 中等切割高山 ﹥1000 深切割高山 3500-5000 高山 ﹥1000 ﹥5000 极高山 相对高度 名称 绝对高度 名称 山岭 中国的山脉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