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 医学道德产生与历史发展 讨论主题 ●中国医学道德的产生与历史发展 ●国外医学道德的历史发展 案例: 据晋代医学家葛洪所著《神仙传》记载:三国时代,江西名医董奉,不但精于医术,而且品行高尚。他隐居庐山,每日给人治病,从不索取报酬,病人痊愈后,凡来感谢者,病轻的使其种杏树一棵,病重的使其种杏树五棵,不到十年,董家周围的杏树蔚然成林。杏子成熟后,董奉把杏子换成粮食,专门去接济贫苦百姓和那些出门在外而经济发生困难的人们,每年都有两万多人得到他的帮助。这就是流芳千古的 “杏林佳话”。后人便常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来表达对医生的感激和敬意。在中国民间“杏林”也就成为医务界的代称。 ? 第一节 中国医学道德的产生 与历史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医学道德思想 中国古代医学道德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萌芽时期 从原始社会的晚期到奴隶社会的初中期,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疾病和健康的本质认识尚不清楚,用神灵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形成巫医合流的局面。但是这一时期总有一些先进者力图用自然的方式研究和解释健康与疾病问题,并尝试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治疗疾病。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和“伏羲画八卦……百病之理得以类推,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亡”(《帝王世纪·路史》)以及“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通鉴外纪》)的记载。从这些传说可以看到,在古代的社会道德影响下,我国很早就形成了医学的目的是为了“以拯夭亡”,“令民知所避”等医德思想,也就是已认识到医学的目的是为了拯救人命,为了使人了解药物对人的利弊等在医德方面的要求。 (二)形成时期 奴隶社会末期至西汉,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进一步繁荣,各种学术观念层出不穷,我国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时期。当时的思想家们侧重于人性、自然方面的探讨,为医学道德思想注入了活力,尤以儒家、道家、墨家的影响最巨。 体现儒家人文主义精神的主要是孔子的仁学思想,“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多次。“仁”是自我修养过程,医术是“仁术”,“济世活人”是行医的宗旨,“普救含灵之苦”是医学的目的。儒家称医术为“仁术”,“医乃仁术”即医学是一门“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科学技术,不仅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而且反映了医学的社会职能和医生的职业道德特点。 《黄帝内经》产生于战国,分《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其中载有许多医德方面的论述。《内经》在“疏五过论”、“征四失论”和“师传篇”等文中对医德作了专门的论述。如 “疏五过论”结合整体观念的要求,论述了诊治疾病五种过错的原因,指出这些过错中,尤以对忽视情志变化的情况更应警戒。《素问·金匮真言论》对医科学生和学徒的挑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总之,《内经》关于医德的论述,总结了西汉以前的医德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发展时期 我国进入封建社会后,“三纲五常”的思想长期影响着人们的伦理观念,新思想、新技术常常被反对和禁锢。医学被称为“方技”,“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医生在社会上的地位比较低下。即便如此,医学的发展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个时期的医学家不论是从自身的实践,还是从理论上都说明了医学道德对医学的重要性,促进了我国传统医德思想的发展和完善。 东汉名医张仲景(公元150~219年),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其序言就是一篇具有很高价值的医德文献。序言对医学的性质、宗旨、医学道德、医学的发展都做了精辟的论述,他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指出要具有“精究方术”与“爱人知人”的精神,反对那种“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的居世之士,“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至哉”。张仲景还指出:应当“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临床实践的方法,继承发扬前人的医学成就,以推动医学的发展。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是隋、唐时期的名医,堪称我国传统医德的集大成者。孙思邈撰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就是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意义而命名的。该书共30卷,232门,合方论5300首。开卷序例论的《大医习业论》和《大医精诚论》,主张医家必须具备“精”和“诚”的精神。所谓“精”就是要具有精湛的医术,所谓“诚”就是指医生应具备高尚的医德,明确指出学习医学的人首先要具有仁爱的“大慈恻隐之心”、“好生之德”,要廉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0章第5讲限时规范训练湘教版.doc
- 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6讲日照图的综合判读与绘制课件湘教版(阅读).ppt
- 第二章水及废水的监测-1.ppt
- 第二章流加发酵与高密度培养.ppt
- 2014高考复习专题五圆锥曲线.doc
- 2014高考复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弧度制.doc
- 2014高考复习椭圆.doc
- 2014高考复习直线与圆锥曲线.doc
- 第二章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2.ppt
- 2014高考总复习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病句评析.ppt
- 2014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学案第40讲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doc
- 第二讲可靠性数学基础.ppt
- 2014高考第一轮复习铝及其化合物教学案.doc
- 2014高考系统复习数学(文)精品课件(人教A版)58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举例.ppt
- 2014高考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练.doc
- 2014高考英语一轮复习(人教版山东专用)配套课件21.ppt
- 2014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7Module3外研版必修5.doc
- 2014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5Unit3Celebration北师大版必修1.doc
- 2014高考英语二轮(广东专用)专题限时训练25阅读理解之信息匹配.doc
- 2014高考英语二轮复习考点真题研练21完形填空.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