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獸医寄生虫学--第二章家禽的常见寄生虫病第六节虱
兽医寄生虫学第二章 家禽的常见寄生虫病第六节 虱一、概述定义:虱属昆虫纲,是哺乳动物和鸟类体表的永久性寄生虫,常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流行特点:秋冬季节,家畜被毛增长,绒毛增多增厚,体表湿度增加,造成有利于虱生存的条件,因而数量增多,虱病较重。夏季家畜体表的虱显著减少。二、形态虱子有体虱、头虱、羽干虱和翼虱。在条件较差的老鸡场多见。 图2-6-1 鸡羽虱 图2-6-2 鸡头虱 2-6-3 大体虱 图2-6-4 鸭头虱虱体扁平,无翅,呈白色或灰黑色。头、胸、腹分界明显,触角3~5节。胸部有足3对,粗短,咀嚼式口器。体虱很普遍,多侵袭成年家禽,大小为1~6毫米。见图2-6-3“大体虱”。整个生活史都是在宿主身上完成的。成虱、幼虱和卵可见于胸部、翅下、背部和肛门部的羽毛和皮肤。体虱可刺激皮肤,引起瘙痒并出现皮屑;受侵袭的鸡精神萎顿,羽毛松乱,增重慢或产蛋下降,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重度感染的鸡可出现死亡。头虱,寄生于头部羽毛上,对青年禽非常有害。见图2-6-2“鸡头虱”和图2-6-4“鸭头虱”。羽干虱,见于羽毛的羽干上。见图2-6-1“鸡羽虱”。翼虱,见于翅膀的羽毛上。三、生活史虱的发育过程:虱的发育属不完全变态,生活史中有卵、若虫和成虫三期(见图2-6-5“虱的生活史”)。雌雄交配后雄虱即死亡,雌虱于2~3天后开始产卵,每虱一昼夜产卵1~4枚。卵黄白色,长椭圆形,黏附于家畜被毛上。卵经9~20天孵化出若虫,若虫分三龄,每隔4~6天退化一次,第三次蜕皮后变为成虫。雌虱产卵期2~3周,共产卵50~80枚,卵产完后即死亡。图2-6-5 虱的生活史四、防治进行治疗前首先要认真阅读药品的商标说明,避免药物污染水和饲料。在用药前要把蛋拣干净。可应用的药物有下列几种:爱比菌素饮水剂:剂量为0.2毫克/千克体重,饮水内给药,饮用方法同饮水免疫的疫苗。3天后再用药1次。感染严重者需增加用药次数,间隔时间为3天。马拉硫磷:57%浓缩乳剂或5%粉剂用于墙壁天花板、栖架、产蛋箱地面和垫料。在家禽体表撒粉;药物粉刷栖架。蝇毒磷:0.5%粉剂用于处理垫料。 五、拓展家禽皮肤寄生虫病主要由鸡皮刺螨、鸡新棒恙螨、鸡虱以及蠓和蚋等外寄生虫引起。外寄生虫多数永久(少数暂时)寄生于禽类的体表,吸取禽体营养,引起禽体不安,同时还能传播某些疾病,对禽类造成更大的危害。皮刺螨包括鸡皮刺螨(Dermanyssus gallinae)和林禽刺螨(Ornithonyssus sylviarum),均寄生于鸡、鸽、家雀等的巢窝内,前者于夜间侵袭禽体吸血;后者能在鸡身上繁殖,因此白天和夜间都能在鸡身上发现。有时亦吸食人血。皮刺螨严重侵袭时,可使鸡日渐消瘦,贫血,产蛋量下降;另外还可传播禽霍乱和螺旋体病。鸡新棒恙螨(Neoschongastia gallinarum)的幼虫寄生于鸡及其它鸟类的翅内侧、胸两侧和腿内侧的皮肤上。以放饲后的雏鸡最易受侵害。幼虫在禽类体表吸血,局部形成痘脐形病灶,患部奇痒。大量寄生时,病鸡贫血,消瘦,不食,严重者可引起死亡。鸡虱主要包括鸡体虱(Menacanthus stramineum)和鸡羽虱(Menopon gallinae),前者以宿主的血液为食,后者靠食羽、毛以及皮屑为生。虱的寄生造成鸡体搔痒,常啄食寄生处,引起羽毛脱落,食欲下降,生产力降低。蠓和蚋等昆虫,对鸡的危害包括吸食鸡体血液、骚扰鸡只、充当中间宿主和传播疾病,例如蠓和蚋传播住白细胞原虫病,库蚊传播禽疟原虫病,蟑螂是孟氏眼线虫的中间宿主等。外寄生虫的防治须根据寄生虫的生活习性、危害方式以及环境因素等,采取综合性措施,具体措施参见其它动物的外寄生虫病。 蚅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