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 社会主义的五次历史性飞跃 一、社会主义概念的问世 二、社会主义的五次历史性飞跃 (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到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三)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四)社会主义实践从一国到多国 (五)社会主义从统一模式到特色 4.社会主义苏联模式 (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 (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3)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4)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重大弊端 (5)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其教训 (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 1924年列宁去世,俄共(布)党内就是继续执行新经济政策还是重新回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重大问题发生争论,争论之中又掺杂着个人权力之争。结果争论很快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党内激烈斗争。第一次、第二次是反对托洛茨基和新反对派的斗争,第三次是反对布哈林派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是,斯大林战胜了托洛茨基反对派、新反对派(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和布哈林反对派,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取得了胜利。这种结局为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 国家高速工业化。特点: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采用行政手段 农业全盘集体化。特点:时间短、行政命令、消灭富农 党内干部大清洗。参加俄共(布)十七大的1966名代表中,1108名被捕;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有98人被捕或处决;11名政治局委员中,1名自杀,2名被杀害;6名政治局候补委员中,3名被杀害。 国家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党内干部大清洗三大运动相辅相成、紧密配合,最终催生了一个以高度集权为基本特征的斯大林体制和斯大林模式。 (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高度集权 政治方面:苏联模式政治体制的核心内容是: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软弱低效的监督机制、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经济方面: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的国有制,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思想文化方面: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 文化团体国家化、领袖言论神圣化、公共舆论一律化。 对外关系方面:从新经济政策阶段的对外开放转向闭关锁国,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转向冷战对峙,甚至准备并进行热战对抗。立足于领导世界革命,要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挥中心、控制中心和统治中心,输出革命和强行向其它社会主义国家输出社会主义苏联模式。 (3)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新路,第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给予了援助,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4)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重大弊端 政治上过度集权,缺少民主与法治 实行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指定接班制,根本背离了权力制约制、权力任期制、权力选举制;实行消灭异己制、监控干群制、官僚特权制;强化一党专政制、以党代政制、控制选举制、干部任命制。 这十种政治体制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使党内民主、苏维埃民主和社会生活民主大为缺失。 在这种体制下,领导集团和领导人容易判断失误,独断专行、滥用权力、破坏法制。 经济上管得过死,缺少效率与效益 思想文化上管得过严,缺少独立与自由 培养了一个党政军高薪官僚特权集团 对外关系上输出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盛行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 (5)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其教训 战后苏联三次错失改革机遇,使苏联模式陷于困境,为随后的苏东剧变和苏联模式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斯大林晚年压制改革,第一次错过改革时机 赫鲁暁夫急躁冒进,第二次错过改革机遇 勃列日涅夫只搞“完善”,第三次错过改革机遇 东欧剧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东欧国家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 波兰、匈牙利掀起剧变第一波浪潮;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掀起剧变第二波浪潮;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掀起剧变第三波浪潮 东欧剧变的过程特点:执政党内出现反对派-执政党向反对派退让,反对派扩大势力-反对派夺权。 东欧剧变的结果:共产党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政权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苏联剧变 苏联剧变从1988年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开始,到1991年12月25日苏联自行解体。 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指导思想—政治体制改革—修改宪法—三权分立—实行多党制—实行总统制—党内分裂为传统派、激进派和中派—“8?19”事变--8?25苏共解散--12?25苏联解体 苏联模式失败 (6)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苏联模式失败的基本原因 第一、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 第二、戈尔巴乔夫错误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专家共识(2021)》解读.pptx VIP
- 2025年碳排放管理员(初级)职业技能鉴定机考仿真500题(附答案).docx
- 会计学教程题目答案.doc VIP
- 中班语言绘本游戏《章鱼先生卖雨伞》.pdf VIP
- 打印机电路维修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2026学年湘鲁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ppt VIP
- +Unit+5+Reading(2)+课件2023-2024学年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pptx VIP
- 提升网络安全意识ppt课件(图文).pptx VIP
- 行政部人员晋升管理制度档.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