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欧洲宗教改革复习课.pptVIP

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欧洲宗教改革复习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欧洲宗教改革复习课.ppt

欧洲宗教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观看天主教视频资料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教学目标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熟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并能区别各派之间的异同。 3.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及历史作用。 重点: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欧洲宗教改革各派之间的异同 一、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1.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的表现 ①政治: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廷,是西欧国际中心; ②经济:是西欧最大封建主,收取什一税;赎罪券 ③文化:教会垄断学校教育、掌握《圣经》解释权 ④生活: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从生到死都受天主 教会控制和影响; 2.什么是宗教“异端”,宗教“异端”运动的爆发反映了什么问题? “异端”是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异己派别的贬称。 宗教“异端”的爆发运动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力、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3.中世纪晚期,天主教受到哪些挑战? 政治领域:天主教会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权 力受到挑战; 经济领域:天主教会的经济特权受到社会各界的 反对; 思想领域:天主教会的说教受到人本主义思想的 冲击。 2、影响:(1)政治上: ①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 ②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形成,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催生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民族国家教会,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③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 知识延伸2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1)唐朝,当时尚未分裂的基督教会的一个派别聂斯脱利派传入中国,称为景教,后随唐武宗灭佛而一起消亡。 (2)元朝,天主教最早传入中国,1294年正式传入中国。其主要在宫廷上层传播,后随元朝灭亡而中断。 (3)明清,16世纪,以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士再度将天主教传入中国,至清康熙年间,由于罗马教廷挑起“礼仪之争”,不准中国教徒敬孔祭祖,并不许当时中国各地天主教堂悬挂仿制康熙皇帝赐给汤若望的「敬天」大匾。因而遭康熙皇帝禁教,天主教再陷低谷。1724年雍正皇帝严厉禁教,天主教失去在中国传教权。 (4)近代,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依靠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开始在中国迅速传教。从一开始,天主教在华的传教事业就具有浓重的殖民主义色彩,外籍教士把持中国天主教会的各种权力,中国籍神职人员长期处于无权地位。 (5)当代,解放后,天主教开展了“三自”(自传、自治、自养)运动,使天主教由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变成为中国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宗教事业 请思考,鸦片战争后,天主教与中国政府关系变化? 1843年,中法签订《黄埔条约》,法国取得在华传教权; 法国神父马赖在中国被杀,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之一。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发动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中国人们的反教会斗争。 课堂检测 1、中世纪后期,天主教面临着种种挑战,主要是因为() ①西欧各国的民族意识不断增长 ②专制君主对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教会不满③教会的掠夺引起了西欧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反对 ④文艺复兴所宣传的人文主义思想为人们挑战天主教权威提供了思想源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2、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炉”。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 ) A、开展世俗教育 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 C、自由探讨真理 D、多处学术研究的成果 答案:B 3、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马丁.路德在此所说的“第三者”指的是( ) A、教皇教士 B、资产阶级 C、广大民众 D、封建领主 答案:A 4、马丁.路德、加尔文、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 ) ①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 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③④ 答案:D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吃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

文档评论(0)

xuchangb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