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城市化导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城市化导学案

目 录 必修二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学案序号 37 课 题 2.2 城市化 课 型 复习课 课 时 第 1 课时 编写人 解相娟 审核人 程永明 学科联系人签字 管西森 考纲 解读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标志,了解哪些因素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理解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良影响。 考点一:城市化进程 【自主学习一】 阅读课本及相关资料回答: 1.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出现逆城市化? 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问题情景一】城市化及其进程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甲表示的是1978~2006年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据此分析下列问题。 读图甲、乙,分析1978~2006年以来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在西部经济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 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 请说明 【高考链接】 (2015·重庆)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 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 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右图,回答1-2题。 1.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2.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 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考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主学习二】 阅读课本及相关资料回答: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问题情景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根据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政区划调整是江苏省加快城市化最有力度的措施。近几年,全省撤并了600多个乡镇,乡镇的平均人口由3.1万人增加到4.5万人,镇区面积增加45%。同时,小城镇向中心镇集聚,原来222个省中心镇调减为120个。 材料二 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构成(如右图所示)。“三圈五轴”以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它将带动和推进全省的城市化,“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 材料三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城市化程度 在48%,超过全国38%的平均水平。但苏南、苏北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 (1)行政区划调整是江苏省加快城市化最有力度的措施,区划调整目的是加大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村镇的迁移与合并,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村镇分布现状、经济条件和群众的意愿等,本着               的原则。 (2)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五条城镇聚合轴是沿__________分布的。 (3)制约“长江三角洲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________________。 (4)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化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高考链接】 (2016?上海卷)(六)“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1.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坏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2.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课堂评价】 (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