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02章化學农业的环境破坏和健康危害
化学农业的的环境破坏和健康危害
第02章 化学农业的环境破坏和健康危害
一、欧洲《植物土壤营养学说》的创立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灿烂的农业发展史。中国农民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中国农民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进入近现代历史以来,人类在与农业病虫害的长期斗争中发明了化肥、化学农药。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成为解决人类温饱、提高产量的最主要措施。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悠久,在施用肥料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但对植物营养科学理论的探索,最早是从西欧开始的。
(一)尼古拉斯(Nicholas,1401-1446) 是第一个从事植物学营养研究的人,他认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与吸收水分的某些过程有关》。200年后,海尔蒙特(Van Helmont,1577-1644)于1640年在布鲁塞尔进行了著名的柳条试验,得出《柳树的增重来自水而不是来自大气和土壤》的结论,虽然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但他成功的把科学的试验方法引入了植物营养的领域。
(二)1804年,索秀尔(de Saussure) 采用了精确的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以及在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空气中所培养的植物体内碳素不同,证明了《植物体内的碳,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同化作用的结果,而植物的灰分则来自土壤,碳、氢、氧来自空气和水》。
德国学者泰伊尔(Von Thaer,1752-1828) 提出《腐殖质营养学说》,他认为土壤肥力取决于腐殖质的含量,腐殖质是土壤中唯一的植物营养物质,而
矿物质只是起间接作用。
化学农业的的环境破坏和健康危害
布森高(Boussingault,1802-1887) 是法国农业化学家,是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植物营养的创始人,他采用索秀尔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碳素同化和氮素营养问题。
(五)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 是国际公认的植物营养科学的奠基人,他提出《植物矿质营养学说》,是《养分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侓》。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指出,植物的原始养分只能是矿物质,否定了当时非常流行的腐殖质营养学说,植物矿质学说也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分界线和转折点。
(六)《养分归还学说》提出:植物以不同的方式从土壤中吸取矿物质养分,使土壤中的养分逐渐减少,连续种植会使土壤贫瘠,甚至寸草不生,为了维持养分平衡,就必须把从土壤中带走的矿质养分和氮素以施肥的方式归还给土壤。
(七)《最小养分律》理论:作物的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小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最小养分律还指出了作物的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施肥应有针对性。
二、《植物矿质营养学说》的利与弊
(一)自从《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创立100多年来,欧美国家率先生产使用了化学肥料,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化学肥料才在我国开始使用,真正大面积、大量使用,是从70-80年代开始的。《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的理论在我国得到发展,创立了《每生产一吨农产品需要多少氮、磷、钾》等理论,跨入了化学农业的新时代。
(二)在《植物矿质营养学说》的指导下,化学肥料氮磷钾的大量使用,我国的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远远超过我国农业四、五、八粮食发展纲要指标,一下子解决了10多亿人民的吃饭问题,特别是改革进入经济发展期后,化学肥料在农业,以及相关畜牧养殖业、水产品养殖业生产中更是大量使用,使我国人民生活迈入小康水平。中国农业生产的粮食、棉花、油菜籽、烟叶、肉类、蛋类、
化学农业的的环境破坏和健康危害
水产品、疏菜、水果等九类农产品,均居世界第一,谷物产量占世界1/4,肉类占1/3,中国农业的发展,对于整个人类来讲,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三)由于矿物质化肥的大量使用,包括欧美在内的发达国家,人类生态环境、人民健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虽有不可磨灭的功
绩,但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现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和重点,其传播距离之远,富集程度之高,污染范围之广,危害之大,损失之重,已经到了催人反思、令人深醒的境地。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人口、食品、健康、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无一不与化肥、农药有关。
(四)化肥、化学农药的长期施用,使得亚硝酸盐和铅、砷、汞、镉等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大量残留,让人类的生命健康受到极大威胁。到今年初,中国共有各类癌症患者1600多万人,并以每年320多万人的数量递增,其中有80%是因食用含有超标的亚硝酸盐、铅、砷、汞、镉等农产品所致。
(五)化肥和化学农药的危害还表现在——
01.对人类未来的破坏 它造成婴幼儿病种大量涌现,如脑瘫、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病、痴呆、器官缺陷、畸形儿症等,它造成青少年视力、记忆力下降和各类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