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村乡学校热烈庆祝第28个教师节讲话稿
下村乡学校热烈庆祝第28个教师节讲话稿
下村乡学校:刘显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第28个教师节喜庆的日子里,下村乡学校迎来了尊贵的客人,这是我校的荣幸。我谨代表这所朴实的山村学校,对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敬意!
下村乡学校坐落于湖南省第一峰----神农峰的山腰,是神农峰万绿丛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山川灵秀,空气清新,植被丰茂,是国家首批“环境优美乡镇”。下村乡学校创办于1969年2月,学校占地面积20650平方米,在校学生614人,18个教学班,初中生191人,小学生423人,有留守孩子117名。这样的一所山区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还有一群坚守老边穷山教育事业的老师们。他们甘守清贫,无私奉献。多少个日子,他们用青春在书写教育,这让我很是感动,深感自豪。现将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树立理念,构建模式,提学生素养。
我们认为,管理一所学校必定要有理念引领,学校根据下村的人文环境,下村学校的发展历程,几经讨论确立了“智慧教育”的办学理论。《论语》有云:“智者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崇贤尚慧,立善立美。以贤修身,以慧立命,以善处事,以美做人。在学校全体师生共同践行智慧教育理念引领下,今年的初中毕业会考,我校中考成绩稳步提升,考取高中人数(39)人,占学生人数的67%,其中五A同学6位,排南片第一名,其中,还有两位保送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本科院校。这样一所偏远的乡村学校能取得如此佳绩,实属不易,在此,我要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各界人士的关爱,感谢身边这些勤奋敬业的老师们。
(二)文明校园,卫生校园,树学校品牌。
我们常态文明礼仪、明德教育,要求师生以修身为本,学会做人做事。《礼记》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礼及身而行修,礼及国而政明”。
我们将校训、校纪、校规,编印成册,要求师生人人知晓,人人做好。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健康人生,学校开展文明礼仪、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理解“习惯就是素质”的内涵,从而言行规范,文明自律。农村孩子由于长期在农村生活,形成了很多的不良习惯,随手乱丢、乱扔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为了让学生形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经常性开展教育。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墙,教学楼走廊和综合楼外墙上,布置校园文化,主要内容是人格励志,为人处世,文明礼仪,卫生习惯等,培养健全人格,提升生命质量,学生在此通过学习、吸收、品味、内化。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清洁家园”教育活动,目的是通过孩子在学校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来影响在家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共同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校加强与乡政府的联系,积极改善校园周遍环境。中国共青团官方网站报道了我校保护母亲河行动。组织学校团员开展“美丽下村,清洁家园”工作,省团委对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坚持人文教育与智慧管理相结合,积极开展健康卫生教育,视学生的生命安全第一位。如有,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宣传教育,向零艾滋迈进教育,预防传染病教育,以及每期对学生进行健康卫生知识检测,定期开展学生健康体检等,抓好校园安全、卫生、保卫工作。
(三)特色立校,文化强校,创音乐特色。
《用艺术陶冶孩子情操,让音乐飘向田间地头》,我校在建设新农村为背景的农村音乐特色学校建设,参加株洲特色学校建设,校长论坛获得了市教育局领导及湖南师大资深教授的认可与好评。通过孩子们的影响,活跃了村庄文化,现在,每逢周末和节假日,美丽的山村隐约飘来了优美的竹笛声。我们不奢望培养多少艺术家,只想用艺术陶冶农民后代的情操,培养他们高雅的气质。让他们回到农村后,用竹笛吹得硕果满枝头,用口琴吹出稻香满田园,让音乐飘向田间地头,飘向青山绿水!
我校音乐课堂教学开展的有声有色,竹笛、二胡、葫芦丝走进了课堂。音乐特长培养取得较好成绩,去年,向上一级学校输送音乐苗子13人次,有三位学生考入国家一、二批本科音乐院校。舞蹈队参加县体育艺术节取得了好成绩,《呵护》、《补锅》两个节目均获得一等奖。
(四)呵护心灵,希望同行,促学生成长。
学校在智慧教育理念引领下创造了“以生为本”,“和谐育人”的环境氛围,特别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有一百多位留守的孩子,在他们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远的离开了家。这些孩子们常年缺少父母的关爱,内心非常脆弱。为了让留守孩子的心不再留守,我们组建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室”,添置了电脑,隶属于团总支管理,负责留守儿童联谊会,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和亲情卡建设,我们还创建了留守儿童家长QQ群,命名为“留守儿童亲情热线”。规定中午和晚饭前后是留守儿童和家长视频的时间,很多家长为了能和子女视频,甚至请假到网吧等待。我们经常收获这样的感动,视频这端:孩子幸福的眼神,“爸爸,我要买好多好多喜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