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9-4奈瑟菌属
09-4奈瑟菌属
第四节奈瑟菌属
奈瑟菌属(NⅢs㈣。)是一群革兰阴性球菌,常成双排列。无鞭毛,无芽胞,有荚膜和菌毛。专性需氧,能产生氧化酶和触酶。此菌属细菌常可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糖发酵实验可用来鉴别奈瑟菌。
奈瑟菌属包括脑膜炎豪瑟菌(N…z”g。扭1is)、淋病奈瑟菌(N.g0~m…)、黏液奈瑟氏球菌等23个种和亚种。人类是奈瑟菌属细菌的自然宿主,对人致病的只有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其余均为鼻、咽喉和口腔黏膜的正常菌群。
一、脑膜炎奈瑟菌
脑膜炎豪瑟菌俗称脑膜炎球菌(…Lng0……),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肾形或豆形革兰阴性双球菌,两菌的接触面较平坦或略向内陷,直径O 6~0 8肿1。排列较不规则,单个、成双或4个相连等。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形态典型(图9—5)。新分离菌株大多有荚膜和菌毛。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需在含有血清、血液等培养基中方能生长。常用经80℃以上加温的血琼脂平板;色似巧克力,故名巧克力(色J培养基,专性需氧,在5蹦cq条件下生长更佳。最适pH为7 4~7 6。最适生长温度37℃,孵育24小时后形成直径1 0~1 5一的无色、圆形、光滑、透明,似露滴状的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不溶血。在血清肉汤中呈混浊生长。产生自溶酶,人工培养物超过48小时常死亡。自溶酶经60℃30分钟或甲醛液处理均可使之破坏。
3生化反应大多数脑膜炎奈瑟菌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不产气。
4抗原结构与分类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表层抗原有三种。
(1)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目前国外已分成A、B、c、D、H、I、K、x、Y、z、2911、w135和L等13个血清群,以c群致病力最强。对人类致病的多为A、B、c群,我国95%以上为A群,近些年发现B群和c群的感染。
(2)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根据细菌外膜蛋白组分的不同,脑膜炎奈瑟菌的各血清群又可分为若干血清型,但A群所有菌株的外膜蛋白相同。
(3)脂寡糖抗原(I,。p0。lig。sacchande,It(Js):由外膜上糖脂组成,具有抗原性,是脑膜炎奈瑟茴的主要致病物质。可据L()s进行免疫学分型,我国把A群分为I且lJl0和
I。11三型。
5抵抗力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弱。对干燥、热力、消毒剂等均敏感。
(二)致病性
l致病物质
(1)荚膜;新分离的脑膜炎奈瑟菌有荚膜,荚膜有抗吞噬作用,能增强细菌的侵袭力。
(2)菌毛:可黏附至咽部黏膜上皮细胞的表面,利于进一步侵人。
(3)IgAl蛋白酶:脑膜炎奈瑟菌产生的IgAl蛋白酶破坏IgAl,帮助细菌黏附于细胞黏膜。
(4)l。()s;是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病菌侵人机体繁殖后,因自溶或死亡而释放出IJ()s。IJ(】s作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引起坏死、出血,导致皮肤瘀斑和微循环障碍。严重败血症时,引起肾上腺出血,并因大量l』Js释放可造成Ⅸc及中毒性休克。
2.所致疾病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脑的病原菌,人类是其唯一易感宿主。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在流行期间,正常人群带菌率达70%以上,是重要的传染源。成人的抵抗力强,6个月至2岁儿童因免疫力弱,是易感人群,发病率较高。
病菌主要经飞沫传播方式侵人人体的鼻咽部,并在局部繁殖。潜伏期2~3天,长者可达10天。按病菌毒力、数量和机体免疫力高低。流脑病情复杂多变轻重不一。一般表现为3种临床类型,即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普通型占90%左右。患者先有上呼吸道炎症,继而大量繁殖的病菌从鼻咽部黏膜进人血流,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引起突发寒战高热、恶心和出血性皮疹。细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脊髓膜。引起化脓性炎症,产生剧烈头疼、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细菌可引起细小血管栓塞,导致皮肤出现瘀斑。
(三)免疫性
机体对脑膜炎奈瑟菌的免疫性以体液免疫为主。显性、隐性感染和疫苗接种后两周。血清中群特异多糖抗体IgG、IgM和IgA抗体水平升高。血清中群特异多糖抗体和型特异外膜蛋白抗体在补体存在下能杀伤脑膜炎奈瑟菌。人类可从正常寄居于鼻咽部的、不致病脑膜炎奈瑟菌间的交叉抗原而获得一定的免疫性。6个月婴儿可通过母体获得抗体,产生自然被动免疫。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采集病人的脑脊液、ⅢI液或刺破出血斑取出的渗出物,直接涂片染色后镜检t如发现中性粒细胞内、外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可做出初步诊断。脑膜炎奈瑟菌对低温和干燥极敏感,标本采取后应注意保暖、保湿并立即送检。血液或脑脊液先接种至血清肉汤培养基增苗,阳性者作生化反应和玻片凝集试验鉴定。脑膜炎奈瑟菌很容易自溶,可用敏感、特异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