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大学--城市设计理论3
城市设计的理论3 (1)空间形式理论 (2)现代城市理论 (3)田园城市及新城设计理论 (4)场所文脉理论 (5)人文社会设计理论 (6)自然生态设计理论 (7)过程设计理论 (8)城市设计的整体理论 《城市设计》 王建国 (1)物质——形体分析方法 (2)场所——文脉分析方法 (3)相关线——域面分析方法 (4)生态分析方法 (5)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分析城市——总结方法、理论——城市设计实践的应用中——成为设计城市的方法 三种理论研究方法 英国康奈尔大学 罗杰·特兰西客教授 《寻找失落的空间》中,从现代空间演变和历史例证的分析入手,提出了目前城市设计理论的三种研究方法, 图底关系理论 联系理论 场所理论 (1)图底关系理论 研究城市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关系的一种理论。 这一理论通过对城市形体环境图底关系的研究,明确城市形态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等级,确定出城市的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 通过不同时间内城市图底关系的变化,还可以分析出城市建设的发展动向。 理论起源:心理学中的视知觉研究。心理学认为:感觉到某个物体的各个片面后,就会建立整体形象,即形成知觉。 知觉中的选择性知觉是较重要的特征之一:人们在知觉周围事物时,总是有意无意地选择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而对其他事物的反映则比较模糊。 图底关系就是以选择性作为基础,认为人们在观察形体环境时,被选择的事物就是知觉的对象,而被模糊的事物就是这一对象的背景。 城市环境中,建筑实体——图象清晰、尺度较大,对人的刺激较高,——成为人们知觉的对象, 周围的空间则被忽视。 成为对象的建筑被称为“图”,被模糊的事物被称为“底”——把建筑涂黑,把空间部分留白以后形成的图就是图底关系图。 ——图底关系反转 通过对城市环境图底关系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识会更全面和深入。 中国的图底关系: 空间与实体是同等重要的,虚实相生,成为有机整体。 现代城市空间中:建筑受到过分的重视,实体作为空间的主角,空间只能作为背景,图底关系不能逆转。其周围的空间支离破碎,出现许多消极的“失落空间”。 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中,用图底关系方法可以明确空间界定的范围、不同等基地空间、空间的收放效果等。从而在设计中有意识的加强对空间的界定,创造出积极的空间。 (2)联系理论(Linkage) 研究城市形体环境中各构成元素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规律的理论。 线:交通线、线性公共空间和视线,如各种交通性干道、人行通道、序列空间、视廊和景观条件等。 通过联系理论的分析,(1)可以明确城市空间的秩序,(2)建立不同层次的标志性建筑,(3)确定城市中主要的建筑及公共空间的联系走廊,(4)提高城市效率。 以此作为依据控制周围与其相联系的各构成元素,能达到“各种流动形态的和谐交织”和秩序化的结构布局。 费城中心区,以运动的概念——编制“城市结构”,以活动中枢构成整个城市的功能以及视觉骨架,形成城市的主要空间走廊,建立了和谐有序的城市结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