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什么是范畴-为什么需要范畴- 投稿:赵曄曅
什么是范畴?为什么需要范畴? 投稿:赵曄曅
大家知道,通过坚持不懈地反思“范畴”来修正与革新超验哲学
(transzendentalphilosophie)是克劳斯·哈特曼(Klaus Hartmann)的一个最重要的哲 学诉求。这一点在下面的讨论中给了我两点提示,我的这些讨论通过更好地理解范畴的 本质与功能,同样也有助于修正与革新超验哲学。不过这里我不像克劳斯·哈特曼那样 从黑格尔开始,而是从康德开始。我也不隐瞒我在许多重要方面不同意克劳斯·哈特曼 的观点。但我确信,通过这样一种辩证的“赞同又反对的哲学探索活动”,克劳斯·哈 特曼的伟大成就才得到最好的尊重。
对于我的标题里的问题,康德会给出这样的回答:范畴就是“知性先验(a priori)地 包含于自身的那种本源的纯粹综合概念,因有这些概念,知性才是纯粹的知性。因为只 有通过这些概念,知性才能理解直观杂多中的某物,即才能思想直观的客体。”(注: 《纯粹理性批判》A80,B106。)下面将表明,我认为这一回答在原则上是正确的。虽然 如此,我自己的观点在重要方面却偏离了康德的理论。因此,我首先要解释,我为什么 把这种偏离看作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原则上是一致的)。
在康德哲学中,每组三个的四组范畴与两个纯粹的直观形式是排除了理念王国中的一 切内容的剩余者,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康德用来抵抗经验论者和怀疑论者的所有进 攻的“坚硬核心”。经验论者和怀疑论者的这些进攻可以用三个论题来表示:
论题1:不存在纯粹的知性概念。
论题2:即使存在知性概念,它们也不是纯粹的。
论题3:即使它们是纯粹的,它们在人类认识中也没有任何功能,因而是多余的。
(反对)这些可能的怀疑论异议决定着康德在“超验的分析篇”所做的工作。与被分成 三个论题的怀疑论的进攻相对应,康德构筑了一条三面防线。他首先致力于阐明,存在 着纯粹概念。这一工作在范畴的“形而上学演绎”中进行。然后,他(在形而上学演绎 里和超验演绎开头)指出,这些纯粹知性概念不涉及经验概念。最后,他(在超验演绎和 图式论里)试图表明,如果没有这些纯粹知性概念,经验知识就是不可能的;而且范畴 能够运用于经验的对象。
但是,这一计划伴随着一系列困难,它们导致了康德的一些显著失误。我只想举出其 中最重要的失误:
1.第一方面的工作(致力于展示纯粹知性概念)促使康德去展望揭示和完整地说明纯粹 知性概念的可能性。他相信,存在着一条原则:知性在判断活动中的功能与知性在“对 直观中的各种表象进行综合时”的功能是一样的。(注:《纯粹理性批判》A79,B105。 )在此基础上尽力使判断类型与范畴表平行,这种努力使康德成了同时代贫乏的判断理 论的牺牲品——他为了自己的目的很好地利用了这些判断理论,但却是以不能令人信服 的方式。在他这里不经意发生的失误就如他在把相互性范畴(通过这一范畴,相互关联 的关系才被思考)与充分的选言判断这种判断形式联系起来时发生的失误一样(这种选言 判断是一种排除关系)。但是,更为糟糕的是康德的范畴表既不包含所有的纯粹知性概 念,也不只是包含着纯粹知性概念。一些诸如量和质这些概念正如我将揭示的那样,虽 然是先验概念(Begriffe a priori),但却不是纯粹知性概念。(注:我在后面不是在康 德意义上使用“纯粹的”和“先验的”(a priori)这些术语。我把“纯粹的先验概念” 理解为不仅没有经验的内容,而且没有感性的内容的概念。这种纯粹的先验性概念对应 于康德所说的“理智性概念”(intellektuelle Begriffe)。而(我所理解的)先验概念 则是没有经验内容的概念。因此,空间概念虽然是一先验概念,却不是纯粹的先验概念 。)另一方面,由于构成今天之关联逻辑学(Junktorenlogik)领域的判断类型的不完整 性,在康德的范畴表中缺少完整的关键范畴。因而,解释者迄今没能为范畴表的完整性 找到确切的证明。
2.与康德式的工作本身相伴随的第二方面的困难是:康德现在必须对根据判断类型揭 示出来的纯粹知性概念进行“超验的演绎”,也即必须“说明先验概念如何能够关联(
beziehen)到对象。”(注:《纯粹理性批判》A85,B117。)为了完成这一艰难的课题, 他总体上需要三个步骤的工作:第一步即第21节(注释)里的工作,第二步是第26节(纯 粹知性概念在经验中的普遍可能性使用之演绎)的工作,最后是图式论一章的工作。
这三个步骤之间的确切关系是什么?每个步骤对其他步骤来说是不是必要的?这类问题 在解释者中仍是有争议的。只是在最近的文献中才出现了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从这一讨 论中我首先得出:如果康德不是从范畴而是从超验图式出发,那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