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选修二).doc

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选修二).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选修二)

3.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知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处于我国多项自然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 2.了解黄土高原环境脆弱的主要表现,理解当地尖锐的人地矛盾所引起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学会分析过渡性的特殊区位使本区自然灾害多而重,学会分析尖锐的人地矛盾如何引起生态和经济的恶性循环,从中提高对地理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人地矛盾所引起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分析,深刻认识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加强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重点难点 1.脆弱的生态环境。其成因主要是由于过渡性的特殊区位条件和当地人为因素所致,表现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且环境遭破坏后恢复困难。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来综合分析,抓住其过渡性的区位特点,分析出自然要素相互交错、地质条件不稳定,使灾害频繁而严重。 2.尖锐的人地矛盾。悠久的开发历史使本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压力大,人们为生存而不断垦荒,加剧水土流失,引发恶性循环。教学中要结合中国历史和人地关系的知识加以综合分析。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分析归纳法、启发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并将现代教学手段用之于日常教学之中 ●教具准备 1.录音机和歌曲《黄土高坡》磁带 2.自制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黄土高坡》片断。 (电脑显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图》 (承接)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根据历史资料考证,这里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但由于黄土地貎和半干旱的气候等自然特点,以及长期的农耕历史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本单元我们将以黄土高原为例,了解水土流失治理的背景和治理措施。 [讲授新课] (显示板书)第三单元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教师讲述)水土流失指在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下,土壤受到侵蚀(破坏、磨损、散、搬运、沉积的过程)的现象,一般在坡耕地、放牧的荒山荒坡、沟壑等三种土地产生这种生态环境问题。这一生态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而究其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之外,人为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电脑显示) 据水利部遥感中心1990年调查统计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8.2% 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平方千米 风力侵蚀面积188万平方千米 惊人的数据:4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减少耕地4000万亩,造成经济损失4000亿元(每年平均造成经济损失100亿元)。 (过渡)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东北黑土地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等地区,都有水土流失发生。而黄土高原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显示板书)§3.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电脑显示)课本图3.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先由学生到讲台前指图(用鼠标指,点击后边界闪烁)表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再根据图等高线高程判断其大致海拔高度和地势状况。 (学生指图讲述,教师补充)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南起秦岭,北面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包括山西、陕西、宁夏的大部分和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南的一部分,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黄土高原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大多在1000多米。 (电脑显示)《黄土高原景观图》,要求学生观察后说明黄土高原的地面覆盖物和植被覆盖情况。 (学生表述)略 (承转)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相当脆弱。 (显示板书)一、脆弱的环境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具体表现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和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两个方面。 (显示板书)1.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电脑显示)课本图3.2“黄土高原的过渡性” (点击闪烁)黄土高原范围,(教师讲述)高原以东是我国东部的沿海地区,以西是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 (点击显示)我国最西一列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学生判读出两侧主要地貎:东侧主要为平原、丘陵,西侧主要为高原山地(点击显示主要地形字幕)。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带。 (点击显示)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学生判断出两侧所属干湿地区类型(根据学生回答,点击显示干湿地区类型字幕)。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湿润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引导学生判断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两侧的自然植被,分别是森林、草原和荒漠(点击显示自然植被类型字幕)。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带。 (提问)基于以上自然因素以及其他人文条件的差异,此线两侧地区农业生产类型呈现怎样的差异?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