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影响世界文明史的5大考古发现.
中国影响世界文明史的5大考古发现 * 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里,中国考古领域的重大发现一次次轰动了全国乃至于全世界。这些“奇迹”不断改写着民族和人类的历史。下面是中国考古史上最重要的发现! 兵马俑:秦帝国的赫赫武功 1974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高大的武士俑和车马俑。深埋地下的古代大军震动了全世界。秦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在陕西临潼的骊山北麓,有一座“中国第一帝陵”--秦始皇陵。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就位于始皇陵园东门大道的北边。1974年3月,临潼县一位普通农民在打机井时意外发现了与真人大小相仿的陶制人头、人身和手。县文化馆有关人员闻讯后赶到现场,进行了初步的收集和清理。 此时回乡探亲的记者听说了此事,便内部报道了这一消息。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和中科院考古所有关专家的视察和批准之后,陕西省组织考古队开始了发掘。 秦始皇陵 到1975年上半年,清理1号兵马俑坑的工作基本结束。1976年4月,1号坑东北侧出现了2号坑。5月,又出现3号坑和一个未完成的兵马俑坑。至今,发掘兵马俑的工作尚未结束。秦兵马俑以“大”、“多”、“真”着称。它们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造型更是栩栩如生。 兵马俑 三个丛葬坑的兵马俑以多兵种混合编组,组成了肃穆的大型军阵。据发掘的结果和钻探测知,坑内约有8000位武士,600匹战马,125辆木质战车,及各种青铜兵器39000余件。在秦陵墓冢西侧的一个陪葬坑内,还有2乘铜车马。专家们指出,陶俑、陶马原本都是彩俑。1999年,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考古工作者终于得以保住兵马俑上的色彩,让其以原本绚丽多彩的面目出现在世界面前。 敦煌:叹为观止的艺术宝藏 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意外发现。这座掩没在漫漫黄沙中长达1600余年的文化艺术宝库引起了巨大反响。八十多年来,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专门学科。 1900年5月21日,一个逃荒到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在监督雇工清理第七佛殿下第16号石窟甬道中的积沙时,“忽有天炮震响”,“山裂一缝”,奇迹出现了。王道士顺手用烟袋锅向裂缝处敲了几下,发现里面竟是空的。 敦煌莫高窟 于是,在雇工的挖掘下,一个内藏无数古经、绣画、文书、法器等无价之宝的藏经洞就这样重见天日了。藏经洞是莫高窟寺院僧侣在躲避战乱迁徙他乡时用来珍藏佛家宝物的。这些僧人既没回来,新来的僧人也无从得知,于是这批稀世珍宝在石洞里一睡就是近900年。 敦煌莫高窟壁画 令人痛心的是,由于王道士的无知和当地官员的腐败,这批宝物先后遭到俄、英、法、日等国的“探险家”的数次豪夺,损失极为惨重。藏经洞的发现是重新唤起人们重视敦煌的一个契机。敦煌石窟的重要还在于它保存着为数惊人的雕塑和壁画。这些艺术珍品经过从北朝到元代千余年的雕琢,反映了宗教的文化内容和建筑、服饰、舞乐等社会史迹,具有极高的历史、学术和科学价值,而且,其艺术价值也令人叹为观止。 殷墟:三千年前的帝都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引发了对殷墟的发掘。“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1899年的一天,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达仁堂中药铺购得治疗疟疾的中药。在其中的“龙骨”上,他意外地认出了陌生的古代文字。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龙骨”成为值钱的古董之后,商贾为专擅厚利而隐瞒了其真正的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小屯。直到1908年罗振玉探悉真相,才考定了小屯就是沉寂了3000多年的商代帝都——殷墟。从1928年到1937年春,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对殷墟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其规模和成就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甲骨文的发现引 发了对殷墟的发掘 抗战爆发后,发掘工作被迫中止。1950年起,新中国的考古人员继续发掘,并于1959年设立了安阳殷墟考古工作站。经过70多年的发掘,占地30多平方公里的殷墟清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殷墟的重大发现中,除甲骨文之外还有大量珍贵墓葬、祭祀坑、车马坑等。小屯东北地的殷墟中心还保存了宫殿宗庙的遗址。 著名的司母戊大鼎就是在殷墟出土的这些遗址和文物一方面反映了3000多年前的社会生活状况,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的文明程度和工艺水平。着名的司母戊大鼎就是在殷墟出土的。该鼎于1939年在安阳武官村挖出,因无法搬运,又恐落入日本人之手,于是复埋入地下,直至1946年取出,现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 北京人:五十万年前的祖先 1929年12月2日,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这一发现为世界人类史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北京西南有一座石灰岩的小山。采石工常常在洞穴和裂隙的砂土中发现化石。老百姓称之为“龙骨”,并将它们卖给中药铺。1918年,来华担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