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_焊接裂纹-热裂纹.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2_焊接裂纹-热裂纹

第二节 焊接热裂纹 一、结晶裂纹的形成机理 二、结晶裂纹的影响因素 三、防治结晶裂纹的措施 四、高温液化裂纹 五、多过化裂纹 * * 热裂纹是焊接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缺陷,从一般常用的低碳钢、低合金钢,到奥氏体不锈钢、铝合金和镍基合金等都有产生热裂纹的可能。 热裂纹主要是结晶裂纹、液化裂纹和多边化裂纹三种 宏观上热裂纹表面都有氧化色彩。 先结晶的金属较纯,后结晶的金属含杂质较多,并富集在晶界。一般来讲,这些杂质所形成的共晶都有较低的熔点。 在焊缝金属凝固结晶的后期,低熔点共晶被排挤在柱状晶体交遇的中心部位,形成一种所谓“液态薄膜”,此时由于收缩而受到了拉伸应力,这时焊缝中的液态薄膜就成了薄弱地带。在拉伸应力的作用下就有可能在这个薄弱地带开裂而形成结晶裂纹。 总括以上,产生结晶裂纹的原因,就在于焊缝中存在液态薄膜和在焊缝凝固过程中受到拉伸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液态薄膜是产生结晶裂纹的内因,而拉伸应力是产生结晶裂纹的必要条件。 产生结晶裂纹的条件是:焊缝在脆性温度区内所承受的拉伸应变大于焊缝金属所具有塑性。 可把熔池的结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液固阶段 熔池开始结晶时,仅有少量的晶核,以后逐渐晶核长大和出现新的晶核,但始终保持有较多的液相,相邻晶粒之间不发生接触,液态金属可在晶粒之间自由流动。此时虽有拉伸应力存在,但被拉开的缝隙能及时地被流动着的液态金属所填满,因此在液固阶段不会产生裂纹。 (二)固液阶段 当结晶继续进行时,固相不断增多,且不断长大,冷却到某一阶段时,已凝固的相彼此发生接触,并不断倾轧到一起,这时液态金属的流动就发生了困难,即熔池结晶进入了固液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液态金属少(主要是那些低熔点共晶),在拉伸应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微小缝隙都无法填充,只要稍有拉伸应力存在就有产生裂纹的可能。 (三)完全凝固阶段 熔池金属完全凝固之后所形成的焊缝,受到拉伸应力时,就会表现出较好的强度和塑性,很难发生裂纹。但应指出,对于某些金属在焊缝完全凝固以后,仍有一段温度内塑性很低,也会产生裂纹,即所谓高温低塑性裂纹(多边化裂纹)。 由低熔点共晶所形成的液态薄膜是产生结晶裂纹的主要根源。但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发现焊缝中低熔点共晶的数量超过一定限界之后,反而具有“愈合”裂纹的作用。也就是说,低熔点共晶较多时,反而不产生裂纹,它可以自由流动,填充有裂口的部位,这就是起了所谓“愈合”作用。 从现象来看,影响结晶裂纹的因素很多,但从本质来看,主要可归纳为两方面,即冶金因素和力的因素。 (一)冶金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 所谓结晶裂纹的冶金因素主要是合金状态图的类型、化学成分和结晶组织形态等。 1.合金状态图的类型和结晶温度区间 结晶裂纹倾向的大小是随合金状态图结晶温度区间的增大而增加。当合金元素进一步增加时,结晶区间和脆性温度区反而减小,所以裂纹的倾向也反而降低了。 2.合金元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 (1)硫和磷 硫和磷在钢中能形成多种低熔共晶,使结晶过程极易形成液态薄膜,因而显著增大裂纹倾向,即使是微量存在,也会使结晶区间大为增加。 (2)碳 碳在钢中是影响结晶裂纹的主要元素,并能加剧其他元素的有害作用(如硫、磷等)。 (3)锰 锰具有脱硫作用,能置换FeS为MnS,同时也能改善硫化物的分布形态,使薄膜状FeS改变为球状分布,从而提高了焊缝的抗裂性。为了防止硫引起的结晶裂纹,并随含碳量的增加,则Mn/S的比值也应随之增加 (4)硅 硅是δ相形成元素,应利于消除结晶裂纹,但硅含量超过0.4%时,容易形成硅酸盐夹杂,从而增加了裂纹倾向。 (5)钛、锆和稀土 最近发现,钛、锆和镧、铈等稀土元素能形成高熔点的硫化物,故对消除结晶裂纹有良好作用。 (6)镍 镍在低合金钢中易于与硫形成低熔共晶(Ni与Ni3S2熔点仅645℃),因此会引起结晶裂纹。但加入锰、钛等合金元素后,可以抑制硫的有害作用。 (7)氧 焊缝中有一定的含氧量,能降低硫的有害作用。 3.凝固结晶组织形态对结晶裂纹的影响 焊缝在结晶后,晶粒大小、形态和方向,以及析出的初生相等对抗裂性都有很大的影响。晶粒越粗大,柱状晶的方向越明显,则产生结晶裂纹的倾向就越大。对于焊接18-8型不锈钢时,希望得到γ+δ双相焊缝组织,因焊缝中有少量δ相可以细化晶粒,打乱奥氏体粗大柱状晶的方向性,同时,δ相还具有比γ相溶解更多S、P的不利作用,因此可以提高焊缝的抗裂能力。 (二)力学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 焊缝金属在脆性温度区内塑性低和脆性温度区的范围宽是产生结晶裂纹的必要原因,而充分条件是必须要有力的作用。 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是冶金因素和力学因素,二者之间既有内在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