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范文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范文
《湄公河行动》取材于2011年10月发生的湄公河惨案,13名中国船员惨遭毒手。之后,为了还遇难同胞清白与公道,中国决定派出缉毒精英,组成特别行动小组,潜入金三角揪出幕后黑手的故事。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了湄公河行动观后感范文,欢迎参考!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范文一
国庆期间,主旋律电影《湄公河行动》在众多娱乐大片中异军突起,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湄公河行动》有别于以往主旋律电影的一味说教,它以热血沸腾的故事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感,引发普遍共鸣。笔者认为它的成功关键在于它紧紧抓住了文艺创作的三个要点,打开了主旋律文艺创作的新方式。
首先,整部影片激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湄公河行动》紧紧把握住爱国主义的主旋律,通过讲述国家冲破重重困难为13名无辜惨死的中国公民讨回清白、讨回公道的真实故事,彰显了国家捍卫公民权益的决心和能力,向世界传递了“害我同胞者,虽远必诛”的声音。影片为观众增添了一份更深层次的爱国情怀,增添了一份发自内心的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其次,整部影片最大限度还原了案件真实。艺术来源于生活,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也是扎根生活。《湄公河行动》根据“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改编,最大限度忠实于案件真实。作为主旋律电影,它没有过度拔高意境,没有刻意煽情,它用“诚意叙事”打动了观众。影片里的行动小队是精英组成的,但它没有神话行动小队,在面对复杂的国外环境、凶残的毒贩,也有无能为力的失落和行动失败的挫折,也有伤残和牺牲。行动过程中,许多队员受伤了,大师截肢了,哮天犬牺牲了……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真实,观众才会受到强烈的震撼,才会为之感动、为之落泪。
最后,整部影片是以精益求精的匠作精神创作的结果。《湄公河行动》从讨论拍摄,到影片上映,历时3年,经历了无数修改,剧本就准备了20多个版本。为了拍好影片,剧组冒着危险远赴金三角地区实地考察、搜集资料,他们与金三角地区的警察和我国一线干警深度交流,尽量详细掌握整个事件的全部情况和人物的典型特征,光录音资料就有几十万字。彭于晏等演员接受了枪械训练、泰文及缅甸语学习,甚至连毒贩佩戴的首饰等道具都来自泰国。为了更加真实,影片全部采取实景拍摄。这种精益求精的匠作精神,使电影获得了成功。它紧凑的节奏感给人以强烈冲击,它的角色性格鲜明而富有说服力,让人印象深刻。
总而言之,在主旋律电影中,《湄公河行动》无疑是成功的代表,它打开了主旋律文艺创作的新方式,证明了主旋律文艺创作只要把握住主旋律、扎根于生活以及坚持精益求精的创作追求就能创作出既能弘扬主旋律又能受到大家普遍欢迎的好作品来。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范文二
我猜与身边大多数同龄人相比,我看过的电影简直少得不能再少了。所以我不知道怎样写影评,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对电影的评价会由于看得太少而打折扣,于是我几乎从没有为某部电影写点什么。反倒是电视剧,我看过之后留下的痕迹更多一些。
但是今天,看过《湄公河行动》,我必须得写。
很巧,我和兄弟姐妹昨天决定的时间竟是2011年的湄公河惨案是同一天——10月5日。我是10月15日的生日,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对10月充满了喜爱。即便俗话说“金九银十”,即便九月的天空的确更蓝、温度的确更宜人,我依然觉得十月温柔亲切。所以当这样举世震惊的惨案发生在10月,我的心底是有丝丝凉意的。
2011年我大二,当时似乎并没有关注这个事件。对于“金三角”,我所了解的仅限于它是毒枭聚集、毒品交易的窝点,以及糯康被抓获并被执行了死刑。我知道这个地方恐怖,知道毒品危害甚大,但我从来不知道那个地区的人们是怎样生存的。
影片给我的第一个冲击是漂浮的尸体以及茶山上被砍掉肢体的人。我看到浮尸的第一眼被吓到了,“啊”的一声低叫了出来。然后坐在身边的表妹对我说:“姐姐你知道么,当时那些尸体就是这样的。”这个镜头之后,我那只抓爆米花的手,几乎再也没去碰过那些可爱的米花。再后来,漫山遍野的绿色与那句“不种就会被砍掉手脚”形成一种令人悲伤的对比。可是当我看到那个失去双臂的人的笑,这种悲伤又转而复杂。
我是那种小学时看个警匪片会被吓得出一夜冷汗、25岁看《白夜行》会留下心理阴影、至今连《神探夏洛克》都不敢看、怕黑到死的人,我应该就是典型的胆小品种,所以因为真的不敢,我平时基本不看恐怖悬疑片,连鬼故事都不敢听。这种胆小后来与敏感相辅相成,还造就了我连太悲惨的生活都有意识地去回避的过软的心理素质。我不是不想了解现实,而是我承受不住。心会痛,会流眼泪。想要去改变,但又没有力量。没有什么比无奈更令人难受。
再后来看到被毒贩暴打的人,看到镰刀斧头片刀到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