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民情调研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民情调研报告

综合民情调研报告 —黄石市交通物流发展局驻阳新县三溪镇藏河村工作队 ???????????????????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通知》精神,我们于三月十四日驻村入户,用一个星期时间召开了村委会,座谈会、村民大会。利用悬挂横幅标语,宣传栏、发放“当前强农惠农政策一览表”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相关政策和中央、省、市会议精神。用二十余天时间,采取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发短信告知、打电话联系等方式完成了入户走访率达到100%。现将入户走访、发短信、打电话、问卷调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藏河村基本情况 阳新县三溪镇藏河村位于海拨680米高的山上,东临三溪丫吉村,南临王英车前村,西临王英国和村,北与三溪江福、军林交界。版图面积约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8亩(其中水田面积380亩,旱地面积358亩)。山场面积8600亩(其中经济林2600亩)。人口1418人,劳力660人,共计302户。由明九佰、胡家湾、骆家宕、李家堡、万里山、骆家坪、蔡家湾、大石坑八个自然湾的十个村民小组组成,主要姓氏为:骆、明、蔡、胡、伍、李。人均纯收入1300元,该村自然条件恶劣,生活生产条件非常差,是阳新县重点贫困村之一,同时也是一个移民村。 二、藏河村现状 该村于二00五年在上级政府和部门的扶持下,准备移民搬迁100户到三溪镇二号桥头居住(现藏河移民新村),06年实际已搬迁69户,因各种原因,历年来陆续搬往外地(阳新五里湖、城关、军垦农场、军林街、港南畈、咸宁西畈、三溪街及三溪镇周边村庄)居住的有 182户,在山上居住的只有51户。老村与新村相距13公里(注:这是能通公路的距离)其中有7公里山路;山上八个自然湾十个村民小组,还有蔡家湾、大石坑、骆家坪、万里山、李家堡五个村民小组没有通公路。现在山上居住的人数已是廖廖无几,且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很多老宅关门闭户,土巴房摇摇欲坠,山上田地荒芜,树木几乎无存,原村所有的大约400亩左右山林也因05年修路时缺资金而卖给私人,时限30年,现有的山林几乎都归各自然湾或村民小组所有,但也因管理不善,砍的砍,卖的卖,已成荒山一片。而山下新村,因无田地耕种,空荡荡的几栋楼房,每天也是难见几位青壮年人,几乎所有劳力都已外出打工。不论是在老村或新村,在家户全靠外出打工维持生活,外出户全靠帮种或租种别人的田地维持生活。全村没有集体经济,没有公共文化设施,甚至连村委会干部也无桌椅办公。山下移民新村有个卫生室。山上老村有所“藏河小学”,但只有一位教师四个小学生。 三、藏河村村民家庭生活情况及其五年来的变化 1、家庭生活情况 (1)山上老村 山上老村现居住的村民绝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如明九佰湾的骆菊老太婆已是80多岁,三个儿子都在三溪,只有孤身一人在山上生活;明安银也是70多岁,且眼睛患有白内障,儿女都在外打工,夫妇二人也是在山上相依为命,苦苦度日;60多岁的明道德也是一样,妻子眼睛看不见,已办残疾证。70多岁的伍桂花也是独自一人度日;胡家湾的胡太礼、胡太顺、胡太平都是70岁上下,儿女都在外打工,只有二老在山上居住,靠种点杂粮度日。藏河村最偏远的万里山湾不通公路,山路泥泞,居住着几位80多岁的婆婆骆水地、骆金兰、尹桃红,其中骆水地是我们走访中遇见的年纪最大的婆婆已是87岁,她们的儿女也是在外打工,只有孤身一人在山上生活,还有70多岁的伍齐灯老人;骆家宕80多岁的骆家义夫妇,70多岁的盲人伍桂英;大石坑70多岁的婆婆尹桂花去年还得过食道癌;李家堡77岁的婆婆骆桃花;蔡家湾70多岁的蔡乾寿老人,这些老人都是独自一人在山上生活,如遇生病或发生意外,真不敢想像后果该是如何?山上还居住着年纪稍小一些的残疾人,如明三元、钟梅花。这些居住在山上的老弱病残不肯搬迁或不愿随儿女一起生活的主要原因:一是家庭确实困难,无力出资买房或建房;二是考虑到搬迁到山下无田地耕种,生活无着落;三是不愿增加儿女的负担,想在有生之年,在山上种点菜和杂粮维持自己的生活。 (2)山下移民新村 搬迁到山下移民新村的村民,大多数家庭生活也很艰难,如原万里山湾57岁的伍齐雨,全家三人生活,自己的腿受过伤,不能干重活,儿子又无一技之长,只有靠打短工维持生活。原胡家湾组70岁的胡家生,全家六人生活,儿子在外打工,自己在家打短工。原明九佰组71岁的婆婆胡莲两个儿子都出外打工,只有自己下山帮带孙子。居住在移民新村的村民,几乎都是如此,因无田地耕种,无经济收入来源,每天柴米油盐甚至连吃菜都要花钱买,所以劳动力只有靠外出打工,才能维持家庭生活,而在家的老人只要能动,也会去附近打短工,因此,每天白天新村里的村民也不多,更是难见几位青壮劳力,大家都在为生活而奔波。06年搬迁的主要原因是:响应政府号召移民建镇。 (3)在外居住的村民 ??? 在外居住的村民,大至分为

文档评论(0)

wcc5435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